卡米耶·畢沙羅
卡米耶·畢沙羅 | |
---|---|
出生 |
Camille Pissarro 1830年7月10日 丹屬西印度群島聖托馬斯島夏洛特阿馬利亞 (今 美屬維爾京群島) |
逝世 |
1903年11月13日 法國巴黎 | (73歲)
国籍 | 英國 |
知名于 | 繪畫 |
卡米耶·畢沙羅(Camille Pissarro 法语发音:[kamij pisaʁo],1830年7月10日-1903年11月13日),是一位丹麦裔法國的印象派、新印象派畫家。畢沙羅喜好寫生,畫了相當多的風景畫,他的後期作品是印象派中點彩畫派的佳作,此外,畢沙羅的人像畫也有他特殊的風格。
1873年开始,他成为印象派画家中的中心人物。根据艺术史学家约翰·雷沃德的说法,这不仅是因为他是印象派画家中最年长者,也是因为他和蔼、善良的性格[1]。作为一名活跃的画家,1874年至1886年巴黎印象派画家举办的八次画展中只有他的作品每次都有展出[2]。
早年[编辑]
卡米耶·畢沙羅出生在聖托馬斯島夏洛特阿馬利亞,这是丹麥殖民時期丹屬西印度群島的首府。他父親弗雷德里克是葡萄牙裔法国猶太人,母親蕾切尔也是法國猶太人[3][4]。其母的家族就住在圣托马斯岛上。二人的婚姻在圣托马斯岛上一度引起轰动。因为弗雷德里克本来是到这里来处理他的舅舅艾萨克· 佩蒂特(Isaac Petit)的五金店生意的,艾萨克当时已经去世,而蕾切尔是他的遗孀。娶女性长辈是犹太人的禁忌。受此影响,他的孩子在当地备受歧视[5]。
12岁时,弗雷德里克把卡米耶·毕沙罗送回法国去读寄宿学校。他在帕西萨瓦里学院上学,并逐渐开始对艺术产生兴趣。他在17岁时返回圣托马斯,按照父亲的意愿帮家里干活,期间仍坚持练习绘画。[6]
他21岁时,住在托马斯岛上的丹麦画家弗里茨·梅尔比(Fritz Melbye)鼓励他成为职业画家。毕沙罗因此离家前往委内瑞拉,他花了两年时间在加拉加斯和拉瓜伊拉练习绘画技巧。1855年他前往巴黎,成为了弗里茨的哥哥安东·梅尔比的助手。[7][8]
在法国[编辑]
在巴黎,他也学习过库尔贝、夏爾-弗朗索瓦·多比尼、让-弗朗索瓦·米勒、讓-巴蒂斯·卡米耶·柯洛的画风,上过法國美術學院和瑞士学院的绘画课。他早期画风基本和巴黎沙龙里的学院派风格差不多,1859年首次在该沙龙展出自己的作品。但毕沙罗觉得学院派的教学方法太僵硬,转而从柯洛那里寻求出路[1]:11[6]。他接受过柯洛的私人指导,二人都喜欢绘制乡间风景,因此很有共同语言。[1]:12
同样是1859年,他在瑞士学院读书时结识了包括莫奈、阿尔芒德·基约曼和塞尚等一批年轻画家,他们都不喜欢巴黎沙龙的风气,1863年他们的画又全部在巴黎沙龙落选,因此落选者沙龙应运而生,毕沙罗和塞尚的作品参展,但在当时遭到公众的奚落[6][1]:16。1860年代末,他开始对日本绘画产生兴趣[7]:19。
在伦敦[编辑]
普法战争爆发后,他迁居到伦敦附近。他前往伦敦后,之前20年间绘制的约1,500幅作品大多丢在了法国,这些画大部分被士兵们用来擦了鞋底,只有约40幅幸免于难[6]:280, 283。
1871年,他和母亲的女仆朱莉(Julie Vellay)在克罗伊登结婚,婚后育有七子。他在伦敦遇到了艺术商保罗·丢朗-吕厄(后来毕沙罗的画多由他经手),吕厄帮他联系上了也待在伦敦的莫奈。他们一块去看了英国画家透纳和康斯特勃的作品,并坚定了继续绘制室外风景画的决心。他逐渐发展出自己的风格。[6]
1872年,他返回法国住在蓬图瓦兹,但1890年再度返英,绘制了十几幅伦敦市中心风景画,1892年又到邱园作画,1897年选择到奇西克采风。[9][10]
印象派[编辑]
回到法国后,他又和塞尚等人联系上,1874年一起组织了第一次的“印象派”展,毕沙罗总共展出了五幅作品,全部都是风景画。印象派的作品遭到很多评论家的批评,说他们的作品主题平庸,而且看起来就像是没画完一样[6]。只有左拉等少数人表示欣赏。[7]:36
新印象派[编辑]
1880年代,毕沙罗开始探索不同的主题和绘画方法,他又开始绘制在委内瑞拉时就喜欢的乡村人物[6]。1884年,西奧·梵谷询问毕沙罗是否能够让文森特·梵高在他这里寄宿一阵,毕沙罗很欣赏梵高的才能。梵高虽然最终没有来和毕沙罗同住,但毕沙罗仍然指点了一些梵高的光线处理技巧。[1]:43
1885他结识了秀拉和保罗·西涅克,开始走上新印象派的路子[11]。但后来他觉得新印象派风格斧凿痕迹太重,因此又放弃了这条路[1]:41。
晚年[编辑]
毕沙罗晚年眼睛遭受反复感染,以至于只能在暖和的天气里出门作画。因此他大部分时间只好待在室内创作,他曾在鲁昂、巴黎、勒阿弗尔和迪耶普采风[6]。1903年11月13日在巴黎去世,死后葬在拉雪兹神父公墓。[3]
影响[编辑]
毕沙罗在世时,艺术评论家阿尔芒德·西尔韦斯特(Armand Silvestre)说他是印象派里最真实、最天真的人物[12],艺术史学家狄安娜·凯尔德(Diane Kelder)说他的作品表现出了他个人安静、真诚的品质,认为他在印象派画家们内讧时做过不可忽视的调解工作。[12]
据毕沙罗的儿子吕西安说,毕沙罗和塞尚关系很好,塞尚常步行数英里到蓬图瓦兹拜访毕沙罗,一起交流观点,塞尚很喜欢毕沙罗1860年代之后绘制的作品。塞尚只比毕沙罗小九岁,但却说过:“他对我来说就像是父亲,一个可以谈心的人”[6]。
吕西安也曾随父亲学画,说他的父亲是一个“了不起的老师,从不强加自己的喜好于学生”。高更也曾随毕沙罗学画,说他“有一种未来艺术家必将重新审视的力量”[7]。毕沙罗去世前不久的1902年,高更在给一位朋友的信中说:
“ | 整体来看毕沙罗的作品,尽管有些波折,我们仍会发现它们不仅体现出一种极端的、毫不掩饰的艺术意志,也体现出一种本能的、纯粹的艺术... 他是我的师傅,我绝对不会否认他[1]:45 | ” |
美国画家玛丽·卡萨特在巴黎的时候也结识过毕沙罗,她说毕沙罗“是如此好的一位老师,以至于他能够教石头画好画”[6]。
作品[编辑]
1930年代,很多犹太人逃离德国,他们收藏的画作却留了下来,流入博物馆或别人手中[13]。毕沙罗1897年绘制的油画《圣奥诺雷街午后雨中》(Rue St. Honoré, Apres Midi, Effet de Pluie)流入马德里的提森-博内米萨博物馆,而原主人的家族已经定居美国。2011年1月,西班牙政府公开拒绝退回这幅画[14],之后洛杉矶的法院也把画作所有权判给了博物馆[15]。
在世时,毕沙罗的画并不畅销,但去世后价格却一路飙升。2007年,纽约佳士得卖出了4幅毕沙罗的作品,即《四季》(Les Quatre Saisons),成交价为$14,601,000。2009年11月,纽约苏富比拍卖会上,毕沙罗的《盧昂的大橋和火車站》(Le Pont Boieldieu et la Gare d'Orléans, Rouen, Soleil)以$7,026,500的价格成交。2014年,德国工业家、大屠杀幸存者马克思·西尔伯贝格(Max Silberberg)收藏的《蒙马特春天早晨的林荫大道》(Le Boulevard de Montmartre, Matinée de Printemps) 在伦敦苏富比以1990万英镑的价格成交[16]。
参考文献[编辑]
- ^ 1.0 1.1 1.2 1.3 1.4 1.5 1.6 Rewald, John. Camille Pissarro, Harry N. Abrams (1989)
- ^ Bade, Patrick. Monet and the Impressionists, Fog City Press (2003) p. 81
- ^ 3.0 3.1 Hamilton, George Heard. Pissarro, Camille. (编) William D. Halsey. Collier's Encyclopedia 19. New York: Macmillan Educational Corporation: 83. 1976.
- ^ Wold Eiermann, "Camille Pissarro 1830–1903," in Christoph Becker, Camille Pissarro (Hatje Cantz: Ostfildern-Ruit, 1999), 1.
- ^ Mendez, Serafin. Notable Caribbeans and Caribbean Americans: a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Greenwood Publishing (2003) pp. 349–350
- ^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The Great Masters, Quantum Books (2004) pp. 279–319
- ^ 7.0 7.1 7.2 7.3 Camille Pissarro, Art Gallery of New South Wales, (2005)
- ^ Exhibition. St. Thomas Synagogue. [5 October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3-15).
- ^ Seaton, Shirley. Camille Pissarro: Paintings of Stamford Brook, 1897. Brentford & Chiswick Local History Journal. 1997, 6.
- ^ For more details of his British visits, see Nicholas Reed, Camille Pissarro at Crystal Palace and Pissarro in West London, published by Lilburne Press.
- ^ Cogniat, Raymond, Pissarro, Crown (1975), p. 92. ISBN 0-517-52477-5
- ^ 12.0 12.1 Kelder, Diane. The Great Book of French Impressionism, Abbeville Press (1980) pp. 127, 135
- ^ Muller, Melissa; Monika, Tatzkow. Lost Lives, Lost Art, Vendome Press (2010)
- ^ "WikiLeaks Cables Make Appearance in a Tale of Sunken Treasure and Nazi Theft", New York Times, 6 January 2011
- ^ "U.S. District Court confirms Thyssen-Bornemisza Collection Foundation of Spain as owner of artwork"
- ^ BBC News - Pissarro painting sells for a record £19.9m. Bbc.co.uk. [6 February 2014].
外部链接[编辑]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卡米耶·畢沙羅 |
維基文庫有《大英百科第11版》的條目「Pissarro, Camil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