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伦敦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伦敦
London
首都
倫敦意象:從上方順時針依序為 倫敦市中心天際線 、倫敦眼、白金漢宮、西敏宮、聖保羅大教堂
倫敦意象:從上方順時針依序為 倫敦市中心天際線
倫敦眼白金漢宮西敏宮聖保羅大教堂
大伦敦於英格兰的位置
大伦敦英格兰的位置
坐标:51°30′26″N 0°07′39″W / 51.5072°N 0.1275°W / 51.5072; -0.1275
主权国家 英國
构成国 英格兰
大区伦敦
行政区大伦敦
罗马人定居公元43年(名伦蒂尼恩
名誉郡伦敦城大伦敦
伦敦城32个自治市
政府
 • 行政机构大伦敦政府
 • 立法机构伦敦议会
 • 市长薩迪克·汗
 • 伦敦议会14个选区英语List of London Assembly constituencies
 • 英国国会74个选区英语List of Parliamentary constituencies in London
 • 欧洲议会伦敦选区英语London (European Parliament constituency)
面积
 • 大伦敦1,572.00 平方公里
(606.95 平方英里)
 • 城区1,737.9 平方公里(671.0 平方英里)
 • 都会区8,382.00 平方公里(3,236.31 平方英里)
海拔[1]35 米(115 英尺)
人口(2018)[3]
 • 大伦敦8,908,081
 • 密度5,666人/平方公里(14,670人/平方英里)
 • 城区9,787,426
 • 都会区14,257,962[2]
时区GMTUTC
 • 夏时制BSTUTC+1
邮区
電話區號
GeoTLD英语GeoTLD.london英语.london
網站www.london.gov.uk

伦敦(英語:London聆聽i/ˈlʌndən/[4]英国首都,也是英國最大都市[5]、以及其構成國英格蘭的首府。位于泰晤士河流域,于公元50年由罗马人建立,取名为伦蒂尼恩,在此后两个世纪内为这一地区最重要的定居点之一[6]。伦敦是一座全球领先的世界级城市,是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商业最繁荣、生活水平最高的城市之一,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金融、商业、体育、传媒、时尚等各方面影响着全世界,是全球化的典范。伦敦的历史核心区——倫敦市仍旧维持其中世纪的界限,面积1.12平方英里(2.9平方公里),2011年人口为8,072,为全英格兰最大的城市。自19世纪起,“伦敦”一称亦用于指稱围绕这一核心区开发的周围地带[7]。这一城区集合自1965年起构成大倫敦行政区,由32個倫敦自治市加上倫敦市組成[8][9],由伦敦市长伦敦议会管辖。[10][注 1]

伦敦亦是一个全球城市[11][12],名列紐倫港世界三大國際都會之一。[13]在文艺、商业、教育、娱乐、时尚、金融、健康、媒体、专业服务、研究与发展、旅游和交通方面都具有显著的地位[14][15][16][17],同时还是全球主要金融中心之一[18][19][20],根据计算,为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第六大的都市区[注 2][21][22]。伦敦亦是全球文化首都之一[23][24][25][26],还是全球国际访客数量最多的城市[27],根据客流量计算则拥有全球最为繁忙的城市机场系统[28]。倫敦是全球領先投資地[29],吸引很多國際零售商來投資[30],個人凈資產值高於其它城市[31]。伦敦拥有43所大学,其高等教育机构密集度在全欧洲最高[32]2012年,伦敦成为史上首座三次举办现代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城市。[33]

伦敦的人口和文化十分多样,在大伦敦地区内使用的语言就超过300种[34]。这一区域2015年的官方统计人口为8,673,713[35],为欧盟中最大城市[36],人口占全英国的12.5%[37]伦敦的城市区欧盟第二大,根据2011年普查其人口达到9,787,426,仅次于巴黎[38]其都市区欧洲最大,人口达13,614,409[注 3][39],而大伦敦政府则称伦敦都市区的总人口为2,100万[40]。1831年—1925年间,伦敦为世界最大的城市。[41]

有四项世界遗产位于伦敦,分别为:伦敦塔邱园威斯敏斯特宫威斯敏斯特教堂圣玛格丽特教堂;以及格林尼治历史区(其中的皇家天文台本初子午线、0°经线格林尼治标准时间所经之地)[42]。其他著名景点包括白金汉宫伦敦眼皮卡迪利圆环圣保罗座堂伦敦塔桥特拉法加广场碎片大厦。伦敦亦是诸多博物馆、画廊、图书馆、体育运动及其他文化机构的所在地,包括大英博物馆国家美术馆泰特现代艺术馆大英图书馆以及40家西区剧院[43]伦敦地铁是全球最古老的地下铁路网络。[44][45]

历史[编辑]

名称[编辑]

“伦敦”一名可能来源于泰晤士河

伦敦名称的由来英语Etymology of London不详[46]。这一名称在2世纪即已存在,在公元约121年记载为伦蒂尼恩Londinium),证明其来源有罗马-不列颠英语Romano-British culture背景[46]蒙茅斯的杰弗里在其作品《不列颠诸王纪英语Historia Regum Britanniae》中最先试图阐释这一名称,但这一解释如今已被否定[46]。他称该名称来源于一位“勒德王英语Lud son of Heli”(King Lud),此人据传占领了这一城市,并将其命名为“凯尔勒德”(Kaerlud)[47]

自1898年起,人们普遍认为该名称来源于凯尔特人,意为“名为伦蒂诺斯(Londinos)者所有之地”;但这一解释此后亦被推翻[46]理查德·科特斯英语Richard Coates于1998年提出该名称来源于前凯尔特古欧洲语言名称“(p)lowonida”,意为“河流过宽无法涉足”,代指流经伦敦的泰晤士河的一部分;由此这一定居点获得其凯尔特名称“Lowonidonjon”[48],但距离“伦敦”仍有一定差距。其最大的问题在于拉丁名称“Londinium”和现代威尔士语“Llundain”之间的不同;后者照理应为“(h)lōndinion”(非“londīnion”),来源于先前的“loundiniom”。当然,亦有可能是威尔士名称本身来源于日后的英语名称,因此便无法由这一形式得出其原名。

1889年之前,“伦敦”一名仅為官方用于称呼伦敦城,但此后亦用于称呼伦敦郡及今日的大伦敦[7]

史前[编辑]

倫敦附近的斯旺斯孔布(Swanscombe)曾經發現四十萬年前的舊石器時期人類化石。考古界稱為斯旺斯孔布人(Swanscombe Man)。

最近的两项发现表明在泰晤士河伦敦地区非常早便有人定居。1999年,一座青铜时代桥梁的遗迹在沃克斯霍尔桥北部河滩上被发现[49]。这一桥梁可能跨越泰晤士河,亦可能连接一座至今已不存在的河中岛屿。树木学研究可将其木料追溯至公元前1500年[49]。2010年,一座大型木质结构的地基在沃克斯霍尔桥南部的泰晤士河河滩上被发现,可追溯至公元前4500年[50]。这一中石器时代结构的功能至今尚不明确。两个建筑都位于南岸的一个天然跨河点,在此埃夫拉河英语River Effra注入泰晤士河[50]

罗马伦敦[编辑]

1300年,伦敦的范围仍然局限于其罗马城墙之内。

虽然这一区域内仍然有布立吞人定居的痕迹,最初的主要定居点仍然是由罗马人在公元43年入侵之后建立的[51]。这一定居点只维持到公元61年,布狄卡率领爱西尼部落将之攻陷并焚毁[52]。此后精心规划并得到重建的伦蒂尼恩获得了繁荣,并于100年取代科尔切斯特成为罗马行省不列颠尼亚的首府。在2世纪这一城市发展达到顶峰,人口达近60,000人。

盎格鲁-撒克逊伦敦(及维京时期)[编辑]

5世纪初罗马统治崩溃,伦敦不再为首府,伦蒂尼恩城也几乎被遗弃,虽然罗马文明在今圣马田教堂附近地区持续存在直至约450年[53]。自约500起,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定居点伦敦维克英语Anglo-Saxon London(Lundenwic)在古罗马城市西侧发展起来[54]。至680年,该城已复苏至成为一个主要港口,但仍然没有大规模生产产品的证据存在。自820年代起,由于维京人频繁入侵,该城开始衰退。历史上总共记载了三次维京人对伦敦的入侵;851年和886年他们两次成功,而在994年则失败[55]

维京人在英格兰东部和北部大片地区建立起丹麦律法统治的丹麥區(Danelaw),统治范围由伦敦一直持续至切斯特。这一地区在政治和地理上的维京统治由丹麦国王古瑟伦英语Guthrum和西撒克逊国王阿尔弗雷德大帝于886年协定认可。丹麦律法统治在此后数个世纪内继续延续。根据《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的记载,阿尔弗雷德大帝于886年“重建”伦敦。考古研究表明伦敦维克在此时废弃,社会生活和贸易在古罗马城墙内重新发展起来。此后伦敦缓慢发展,而在950年之后则得到巨大的发展[56]

至11世纪,伦敦已是全英格兰最大的城镇。国王忏悔者爱德华罗曼式风格重建威斯敏斯特教堂,这亦是全欧洲最为宏伟的教堂之一。盎格鲁-撒克逊英格兰先前的首都为温切斯特,而此时伦敦则成为外国贸易者的主要活动地点以及战争期间的主要据点。在弗兰克·斯坦顿看来,伦敦“有其资源,并在其尊严和政治自我觉悟方面快速发展,作为首都十分恰当[57][58]。”

中世纪[编辑]

画作中描绘的威斯敏斯特教堂(加纳莱托,1749年作)为世界遗产,亦是伦敦最古老和最为重要的建筑之一。

诺曼底公爵威廉黑斯廷斯战役中获胜,并于1066年圣诞节于落成的威斯敏斯特教堂加冕为英格兰国王[59]。威廉于城东南角建造伦敦塔,用于震慑当地居民,这也是第一座在英格兰以石料重建的诺曼城堡[60]。1097年,威廉二世开始在威斯敏斯特教堂附近兴建威斯敏斯特厅。这一建筑成为之后威斯敏斯特宫的基础[61][62]

英格兰的中央政府机构此前一直伴随宫廷在全国活动,而到了12世纪这些机构逐渐发展庞大并变得复杂,由此开始固定于一地进行运作。多数时候这一地点为威斯敏斯特,而由温切斯特迁来的国库则位于伦敦塔。威斯敏斯特市在行政层面成为一个真正的首都,而临近的伦敦城则仍旧是英国最大城市及商业中心,并在其伦敦市法团体系管理之下得到繁荣。1100年,此地人口大约为18,000;至1300年人口则增长到近100,000[63]

14世纪中叶黑死病入侵,伦敦失去其近三分之一的人口[64]。1381年,伦敦成为瓦特·泰勒农民起义的中心[65]

16世紀至18世紀[编辑]

1593年的伦敦地图。跨越泰晤士河的桥梁只有一座,但南岸萨瑟克的一些地区已经得到开发。
1666年的伦敦大火摧毁该城的许多地区。

都铎时期宗教改革逐渐推动向新教的过渡,伦敦的许多区域也由教会所有转向私人所有[66]。未染色和未修整的羊毛制品由伦敦出口至低地国家沿岸;这些产品在这一地区被认为不可或缺[67]。但此时英国的海上贸易基本难出欧洲西北部海域。通往意大利地中海的商路通常经过安特卫普并跨越阿尔卑斯山,而任何经由直布罗陀海峡前往或发自英格兰的船只一般都属意大利或拉古萨。1565年1月尼德兰重新对英格兰船运开放,商业立刻得到重大的发展[68]皇家交易所在这一时期建立起来[69]重商主义得到发展,诸如东印度公司这样的垄断贸易企业也建立起来,将贸易范围扩展至新大陆。伦敦成为北海的首要港口,大量移民从英格兰和海外迁入,其人口由1530年的约50,000增长至1605年的约225,000[66]

16世纪时,威廉·莎士比亚和其他剧作家生活在伦敦。至1603年都铎时期结束,伦敦仍是一座颇为紧密简洁的城市。1605年11月5日,火药阴谋策划者试图在威斯敏斯特刺杀詹姆斯一世[70]。17世纪初,伦敦开始受到鼠疫的侵袭[71],1665年至1666年的大瘟疫导致近100,000人死亡,占到伦敦人口的五分之一[72]

1666年伦敦大火由布丁巷发起,并迅速横扫全城的木质建筑[73]。重建工作耗时超过十年,由罗伯特·胡克主导[74][75][76]。1708年克里斯多佛·雷恩设计的圣保罗座堂竣工。乔治王时代,新的区域诸如梅费尔在西部建立起来,而新的泰晤士河桥梁则推动南伦敦的发展。在东部,伦敦港向下游扩张。

1762年,乔治三世购得白金汉宫,并在此后75年内对其扩建。18世纪时,伦敦饱受犯罪困扰,1750年鲍街警探英语Bow Street Runners(Bow Street Runners)作为一支专业警察队伍成立[77]。超过200项罪名可宣判死刑[78],包括偷盗[79]。多数城内出生的儿童在三岁前即死亡[80]咖啡店成为讨论观点的热门场所,识字率逐渐增长,印刷技术的发展使新闻广为传播。弗利特街成为英国媒体的中心。

塞缪尔·约翰逊说:

任何有文化的人都不会愿意离开伦敦。不,先生,当一个人厌烦伦敦,他便厌烦人生;在伦敦,一切人生所需均应有尽有。

——塞缪尔·约翰逊,1777年[81]

近代至今[编辑]

由维多利亚塔俯瞰伦敦,1920年代末。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受到轰炸的伦敦街道

1831年至1925年间,伦敦是全球最大的城市[82]。过于密集的人口导致霍乱时常发生[83],1848年的霍乱导致14,000人丧生,而1866年的霍乱则导致6,000人丧生[84]。日渐拥堵的交通最终使世界上首个地方城市铁道系统建立起来。大都會工務委員會英语Metropolitan Board of Works(首長稱主席)负责监督首都及邻近地区的基础设施扩张;1889年该委员会撤廢,伦敦郡委员会英语London County Council(London County Council)由首都周围的郡组织成立,作為行政機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伦敦受到德国轰炸,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空军一系列轰炸导致超过30,000名伦敦人死亡,大量房屋和其他建筑被摧毁。战争结束之后,英国尚未从战争中恢复过来,便于旧温布利球场举办1948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1951年,不列颠节英语Festival of Britain南岸举办。1952年的大雾霾最终引致《1956年空气清净法案》的通过,从而终结臭名昭著的伦敦“豆羹雾”(pea soup fogs)状况的发生。1940年代起,伦敦成为大量移民的目的地,他们大多来自其他英联邦国家,例如牙买加、印度、孟加拉国巴基斯坦,伦敦也成为全欧洲最为多元化的城市之一。

自1960年代中期起,伦敦成为世界青年文化的中心,例如与国王路切尔西卡纳比街相关的“摇摆伦敦英语Swinging London”(Swinging London)亚文化。其开创性的地位在朋克摇滚年代得到复兴。1965年伦敦的行政边界向外扩张以纳入逐渐发展的城市区域,新的行政機構——大伦敦委员会英语Greater London Council成立。在北爱尔兰问题年代,伦敦多次受到爱尔兰共和军临时派的炸弹攻击。种族不平等问题在1981年布里克斯顿骚乱英语1981 Brixton riot中得到突出的体现。

大伦敦的人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数十年内逐渐下跌,由1939年的近860万下跌至1980年代的680万。伦敦的主要港区向下游的费利克斯托蒂尔伯里英语Port of Tilbury迁移,而伦敦码头区则作为金丝雀码头得到重新的开发。这一切都起源于1980年代伦敦逐渐向全球金融中心角色的转变。1980年代泰晤士河防洪闸建成以保护伦敦免受北海潮汐的侵袭。

1980年代泰晤士河防洪闸落成,以保护伦敦免受北海大潮的侵袭。1986年大伦敦委员会英语Greater London Council废除,伦敦也成为全球唯一没有中央行政机构的大都市。2000年,大伦敦政府建立,伦敦重新得到全城范围的行政管理。为庆祝21世纪的到来,千禧巨蛋伦敦眼千禧桥兴建起来。2005年7月6日,伦敦获得2012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权,由此也成为首座三次举办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城市[85]。2015年2月,大伦敦的总人口估计为860万,达到自1939年来的最高点[86]

政府[编辑]

地方政府[编辑]

伦敦的行政管理分为两个级别——全市范围的战略性级别和地方级别。全市范围的行政由大伦敦政府进行协调,而地方行政则由33个较小的政府执行[87]。大伦敦政府包括两个选举产生的机构:伦敦市长,拥有行政权力;伦敦议会(London Assembly),负责监督市长的决策并有权批准或否决每年市长的预算提案。 大伦敦政府的总部位于萨瑟克市政厅,伦敦市长为萨迪克·汗。市长的法定规划方案称《伦敦规划》(London Plan),最新的一份伦敦计划于2016年3月制定,2017年1月出版[88]。伦敦的地方政府为32个伦敦自治市的议会以及伦敦市法团(City of London Corporation)[89],负责大多数地方服务機構,例如地方规划、学校、社会服务、地方道路和垃圾收集。诸如废品处理英语Waste disposal authorities in London这类的功能则时常联合执行。2009年–2010年,伦敦各地方政府及大伦敦政府的总支出略多于£220亿(地方政府:£147亿;大伦敦政府:£74亿)[90]

大伦敦的执法机构(除伦敦城外)为伦敦警察厅,由市长通过市长警务和犯罪问题办公室英语Mayor's Office for Policing and Crime(Mayor's Office for Policing and Crime;MOPAC)进行监督[91][92]。伦敦城拥有自己的警隊,即伦敦市警察[93]英国交通警察英语British Transport Police(British Transport Police)负责为全国铁路伦敦地铁提供警务[94]

大伦敦的法定消防和救援機構英语Fire services in the United Kingdom伦敦消防队英语London Fire Brigade(London Fire Brigade)提供。伦敦消防队由伦敦消防和应急计划局英语London Fire and Emergency Planning Authority(London Fire and Emergency Planning Authority)组织,是世界上第三大消防部門[95]国民保健署救护服务国民保健署信托伦敦救护站英语London Ambulance Service(London Ambulance Service NHS Trust)提供,这是全世界最大的免费紧急救护服务機構[96]伦敦空中救护英语London Air Ambulance(London Air Ambulance)在需要时会与伦敦救护站协同行动。女王陛下海岸警卫队英语Her Majesty's Coastguard(Her Majesty's Coastguard)和皇家全国救生艇协会泰晤士河上运营[97][98],由伦敦港务局英语Port of London Authority(Port of London Authority)管辖,覆盖范围由特丁顿船闸英语Teddington Lock一直延续至北海[99]

国家政府[编辑]

伦敦为英国政府所在地。许多政府机构都临近威斯敏斯特宫,尤其是白厅一带,包括英国首相官邸唐宁街10号[100]。英国国会常稱“国会之母”(这一名称原先由约翰·布莱特英语John Bright用于称呼英格兰)[101],为其他国家的议会制度提供借鉴[101]。伦敦的国会议员共有73人,由各自的选区英语List of Parliamentary constituencies in London选出,在英国下议院任职。截至2015年5月,45名议员来自工党,27名议员来自保守党,1名议员来自自由民主党[102]

地理[编辑]

范围[编辑]

内伦敦卫星图片

大伦敦为覆盖伦敦全区的顶级行政单位[注 4]。规模较小的伦敦城为伦敦的核心,历史悠久,曾经囊括整个伦敦,但此后市区开始扩张,伦敦市法团拒绝与郊区合并,导致“伦敦”一词有许多不同的定义[103]。大伦敦近百分之四十的地区属于伦敦邮区英语London postal district,“LONDON”一词為其郵鎮[104][105]

伦敦电话区号(020)覆盖地区广大,面积大致与大伦敦相近,但有一些较远的大伦敦区域在其范围之外,而有一些大伦敦之外的区域则在其范围之内。大伦敦的边界在一些地区与M25高速公路相符英语List of Greater London boundary changes[106]

市区的进一步扩张如今已经受到伦敦绿带圈的限制[107],但其都会区有时可以延伸至其界限之外,由此便有大伦敦都会区这一概念。在这一区域之外则是宽广的伦敦通勤带[108]。大伦敦有时划分为内伦敦外伦敦[109]。泰晤士河将伦敦分隔为北伦敦南伦敦,而在其中心则是非正式的中伦敦。传统上认为伦敦的名义中心是位于原埃莉诺十字英语Eleanor Cross的所在地,位于特拉法加广场白厅交汇处附近的查令十字,经纬度大致为51°30′26″N 00°07′39″W / 51.50722°N 0.12750°W / 51.50722; -0.12750.[110]

地位[编辑]

在伦敦内,伦敦城威斯敏斯特市具有城市地位,同时伦敦城和大伦敦的剩余地区都为名誉郡[111]大伦敦如今囊括过去属于米德塞克斯肯特萨里埃塞克斯赫特福德历史郡英语Historic counties of England的一些地区[112]。伦敦作为英格兰及后来英国首都的地位从未得到法令或其他书面形式上的正式确认[注 5]

伦敦的地位是根据宪法惯例英语Constitutional convention (political custom)形成的,由此使其成为不成文英国宪法之下的实际首都。英格兰的首都原位于温彻斯特,而在12世纪和13世纪威斯敏斯特宫逐渐发展成为宫廷的永久所在地,由此首都也迁移至伦敦,使之成为全国的政治首都[116]。近年大伦敦亦定义为一个英格蘭大区,在这一语境之下亦可直称为“伦敦”[8]

地形[编辑]

樱草花山眺望伦敦

大伦敦位于倫敦盆地中,总面积为1,583平方公里(611平方英里),2001年的人口为7,172,036,人口密度为4,542名居民每平方公里(11,760名居民每平方英里)。伦敦都会区的总面积为8,382平方公里(3,236平方英里),人口为13,709,000,人口密度为1,510名居民每平方公里(3,900名居民每平方英里)[117]。现代的伦敦位于其最主要地理景观——泰晤士河兩側,该河流适航度高,由西南至东横贯全城。泰晤士河河谷英语Thames Valley河漫滩平原,为国会山英语Parliament Hill, London阿丁顿山英语Addington Hills樱草花山等一系列山丘所环绕。泰晤士河过去更为宽广且水浅,河流湿地遍布期间,高潮期间河岸宽度比今日高出近四倍[118]

维多利亚时代起泰晤士河河岸便开始兴建河岸堤坝英语Thames Embankment,许多位于伦敦的支流英语Tributaries of the River Thames今日已流往地下英语Subterranean rivers of London。泰晤士河为潮汐河,导致伦敦易受洪水侵袭[119]。由于后冰期回弹英语Post-glacial rebound效应,英国开始缓慢“倾斜”(北高南低),导致最高水位缓慢但持续上升,洪灾威胁逐渐变大[120]

1974年,为抵御这一威胁,耗时近十年的泰晤士河防洪闸工程开始兴建,于伍利奇横跨泰晤士河。该防洪闸预计能够持续使用至2070年,但未来的扩建或重建工程现已在讨论之中[121]

气候[编辑]

与全英国南部相似,伦敦为温和的海洋性气候柯本气候分类法:Cfb)。虽有多雨之名,伦敦本身的年降雨量(601 mm(24英寸))却要小于罗马波尔多图卢兹那不勒斯甚至悉尼[122][123][124][125][126][127]。全伦敦的极端气温高至2003年8月邱园的38.1 °C(100.6 °F)[128],低至1962年1月诺索尔特的−16.1 °C(3.0 °F)[129]

夏季平均日间气温在22°C至26°C之间。高达38°C的气温历史上曾有记载,但不常见

伦敦夏季通常温暖,时而炎热,七月平均最高温度为24 °C(75.2 °F)。每年平均有31日最高气温高于25 °C(77.0 °F),4.2日最高气温高于30.0 °C(86.0 °F)。2003年欧洲热浪期间有连续14日最高气温高于30 °C(86.0 °F),连续两日气温达38 °C(100.4 °F),导致数百人因相关原因丧生[130]。冬季通常湿冷,气温变化较小。降雪时有发生,对交通会产生一定影响。春季和夏季气候相近,较为怡人。作为大城市,伦敦受热岛效应影响显著[131],市中心气温有时比郊区要高出5 °C變化(9 °F變化)。在下表中,这一效应可由伦敦希思罗机场(伦敦以西15英里)同伦敦气候中心(伦敦中部)的比较中看出[132]

伦敦希思罗机场,1981年-2010年气候平均数据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历史最高温​℃(℉) 17.2
(63)
19.6
(67.3)
24.2
(75.6)
29.2
(84.6)
32.8
(91)
35.6
(96.1)
36.5
(97.7)
38.1
(100.6)
35.2
(95.4)
29.6
(85.3)
20.8
(69.4)
17.2
(63)
38.1
(100.6)
平均高温​℃(℉) 8.1
(46.6)
8.4
(47.1)
11.3
(52.3)
14.2
(57.6)
17.9
(64.2)
21.0
(69.8)
23.5
(74.3)
23.2
(73.8)
19.9
(67.8)
15.5
(59.9)
11.1
(52)
8.3
(46.9)
15.2
(59.4)
平均低温​℃(℉) 2.3
(36.1)
2.1
(35.8)
3.9
(39)
5.5
(41.9)
8.7
(47.7)
11.7
(53.1)
13.9
(57)
13.7
(56.7)
11.4
(52.5)
8.4
(47.1)
4.9
(40.8)
2.7
(36.9)
7.5
(45.5)
历史最低温​℃(℉) −13.6
(7.5)
−9.5
(14.9)
−7.2
(19)
−3.8
(25.2)
−0.4
(31.3)
2.8
(37)
6.5
(43.7)
6.7
(44.1)
2.8
(37)
−4.6
(23.7)
−6.3
(20.7)
−12.0
(10.4)
−13.6
(7.5)
平均降水量​㎜(英⁠寸) 55.2
(2.173)
40.9
(1.61)
41.6
(1.638)
43.7
(1.72)
49.4
(1.945)
45.1
(1.776)
44.5
(1.752)
49.5
(1.949)
49.1
(1.933)
68.5
(2.697)
59.0
(2.323)
55.2
(2.173)
601.7
(23.689)
每月平均日照时数 61.5 77.9 114.6 168.7 198.5 204.3 212.0 204.7 149.3 116.5 72.6 52.0 1,632.6
来源 #1:[133]
来源 #2:[134]
伦敦气候中心(UHI)气候平均数据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平均高温​℃(℉) 8.5
(47.3)
8.9
(48)
11.7
(53.1)
15.7
(60.3)
18.6
(65.5)
22.4
(72.3)
23.6
(74.5)
23.2
(73.8)
20.8
(69.4)
16.1
(61)
11.9
(53.4)
8.6
(47.5)
15.8
(60.4)
每日平均气温​℃(℉) 6.8
(44.2)
6.8
(44.2)
8.8
(47.8)
12.0
(53.6)
14.8
(58.6)
18.3
(64.9)
19.6
(67.3)
19.4
(66.9)
17.3
(63.1)
13.5
(56.3)
10.0
(50)
7.0
(44.6)
12.8
(55)
平均低温​℃(℉) 5.0
(41)
4.7
(40.5)
5.8
(42.4)
8.2
(46.8)
10.9
(51.6)
14.1
(57.4)
15.5
(59.9)
15.5
(59.9)
13.7
(56.7)
10.9
(51.6)
8.0
(46.4)
5.4
(41.7)
9.8
(49.6)
来源 #1:[135]
来源 #2:[136]

区域[编辑]

伦敦广大的市区时常需以一系列区域名称来指代,例如布卢姆茨伯里梅费尔温布利白教堂。这些称谓亦为非官方称呼,仅反映为城区所并入的村落名称,或是已不再使用的教区或前自治市英语Metropolitan boroughs of the County of London的名称。

有一些名称在传统上一直使用,以指代一个有其特征的区域,但并无官方界限。自1965年起,大伦敦划分为32个伦敦自治市以及伦敦城[137][138]。伦敦城是其主要金融区[139],而位于东部伦敦码头区金丝雀码头则在近年发展为一个新的金融和商业中心。

西区是伦敦的主要娱乐和购物区,招纳大量游客[140]西伦敦英语List of sub regions used in the London Plan则包括地价高昂的居民区,地产价格可高达数百万至上千万英镑[141]肯辛顿-切尔西区的平均地价超过£2百万,与伦敦市中心大部分地区相近[142][143]

伦敦东区靠近原伦敦港,移民比重高,亦是全伦敦最贫穷的地区之一[144]。其所在的东伦敦英语List of sub regions used in the London Plan地区见证伦敦早期的工业发展,而今这一区域的棕土地带正在重新开发为泰晤士河口工程项目,包括伦敦河畔英语London Riverside下利河河谷英语Lower Lea Valley,后者则开发为2012年奥运会及残奥会英语London 2012 Olympic bid兴建的奥林匹克公园[144]

建筑[编辑]

伦敦塔与800年后在泰晤士河上兴建的伦敦塔桥

伦敦的建筑风格过于多样化,因此无法归类为任何单一的建筑风格,这与建筑的年代有一定的关系。许多宫殿居所及公用建筑取材于波特兰石,例如国家美术馆。城内的一些地区,尤其是市中心偏西地区则多为灰泥或白色粉刷建筑。1666年大火前存留下来的伦敦建筑极少;这些建筑多为罗马遗迹、伦敦塔以及一些散落的都铎英语Tudor architecture建筑。再往城外一些则是都铎时期的汉普顿宫,于约1515年由枢机托马斯·沃尔西兴建,是英格兰现存最古老的都铎建筑[145]雷恩于17世纪晚期设计的教堂,18世纪及19世纪的金融机构诸如皇家交易所英格兰银行,20世纪初的老贝利以及1960年代的巴比肯屋村共同构成伦敦多元的建筑遗产。

1939年建造的巴特西发电站位于西南河岸,为当地地标,一度荒廢但现已得到修缮。一些铁路终点站则是维多利亚建筑英语Victorian architecture的典型范例,最著名的有圣潘克拉斯帕丁顿[146]。伦敦的密度根据不同地区亦有所不同,中部的就业密度高,内伦敦的住宅密度高,而外伦敦总体密度较低。

伦敦大火纪念碑位于伦敦城,纪念发源于其附近的伦敦大火,同时还为周围的区域提供一个眺望点。分别位于公园径北端和南端的大理石拱门威灵顿拱门,以及位于肯辛顿阿尔伯特纪念亭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均有王室背景。著名的纳尔逊纪念柱位于特拉法加广场,为市中心的焦点之一。旧建筑多为砖制,最常见的是黄色的伦敦普通砖英语London stock brick或橙红色的同类砖块,时常伴有雕刻以及白色灰泥装饰线条[147]

在较为密集的地带,大多数建筑都为中高层建筑。伦敦的摩天大楼多位于其金融区伦敦城金丝雀码头,例如圣玛莉艾克斯30号大楼42塔布罗德盖特塔加拿大广场一号大楼。在可能阻碍圣保罗座堂等历史建筑视野的区域,禁止开发高层建筑。即便如此,伦敦市中心仍然有一些摩天大楼(见伦敦最高建筑列表),例如72层高的碎片大厦

其他重要的现代建筑包括位于萨瑟克市政厅(其球型结构十分独特)[148]以及位于苏默斯镇英语Somers Town, London/国王十字大英图书馆。位于泰晤士河岸金丝雀码头东侧的建筑原名千禧巨蛋,现今为一大型娱乐场所,称O2体育馆英语The O2 (London)

2013年7月由森林山远眺碎片大厦伦敦城天际线

自然历史[编辑]

伦敦自然历史学会称伦敦是世界上“最绿城市”之一,其绿地和露天水面面积占到40%,2000种显花植物生长于期间,泰晤士河潮区英语Tideway则哺育了120种鱼类[149]。超过60种鸟类在伦敦市中心筑巢,此外学会成员还记录了47种蝴蝶。伦敦有38个具特殊科学价值地点、两个国家自然保护区(National Nature Reserves)和76个本地自然保护区英语Local nature reserve(Local Nature Reserves)[150]

两栖动物在伦敦时常可见,例如居于泰特现代艺术馆旁的普通欧螈英语smooth newt、普通、普通蟾蜍掌欧螈英语palmate newt冠欧螈英语great crested newt;而原生的爬行动物诸如蛇蜥普通蜥蜴水游蛇极北蝰只有在外伦敦才能见到[151]

南伦敦萨瑟克埃尔斯街的狐狸

伦敦亦有10,000只狐狸,即每平方英里(2.6平方千米)便有16只狐狸。城中的狐狸要比乡村的狐狸更加大胆,同行人并行于人行道上,并在人们的后院哺育幼崽。有狐狸还曾经潜入国会大厦,安寝于一个橱柜之上。还有一只狐狸曾闯入白金汉宫,据称杀死几只女王饲养的珍贵火烈鸟。多数时候狐狸和市民相处较为融洽。2001年哺乳动物学会英语Mammal Society(Mammal Society)的一项调查表明80%的伦敦人喜欢与狐狸们生活在一起[152]

在大伦敦地区还能见到的其他哺乳动物包括刺猬、大家鼠、小鼠、兔、鼩鼱、田鼠和松鼠[153]。在外伦敦的野地如艾坪森林则能见到野兔、獾、黑田鼠、堤岸田鼠和水田鼠、小林姬鼠、黄喉姬鼠、鼹鼠、鼩鼱、鼬、狐狸、松鼠和刺猬。在距离伦敦塔桥近1英里的沃平发现了一只死水獭,可能意味着在从城中消失近百年之后水獭已开始回归伦敦[154]。英格兰的十八种蝙蝠有十种能在艾坪森林找到[155]

此外伦敦还能见到一些奇景,例如泰晤士河上的一只鲸鱼[156],而BBC二台的节目《自然世界:伦敦非自然史》则展示能够搭乘伦敦地铁的鸽子、从比林斯盖特海鲜市场英语Billingsgate Fish Market的渔人处偷取鱼类的海豹以及一只给了香肠便会“坐下”的狐狸[157]

大群的红鹿黇鹿里士满公园灌木公园中自由游走。每年11月和2月对鹿的捕杀将保证鹿群能够保持其数目[158]。艾坪森林亦以其黇鹿闻名,在森林北部时常能见到鹿群。数目稀少的黑化黇鹿则在塞登博伊斯英语Theydon Bois附近的野鹿保护区生活。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鹿公园中逃脱的麂亦可在此森林中找到。伦敦市民对于鸟类和狐狸的出没习以为常,但市区中的野鹿则成为近来常见的景观,成群的黇鹿和白尾鹿曾在晚间进入居民区以充分利用伦敦的绿地[159]。麂亦有出没,但由于其本性较为害羞,因此不常见到[160]

人口[编辑]

2011年英国人口普查英语United Kingdom Census 2011[161]
出生国 人口
英国 英国 5,175,677
印度 印度 262,247
波兰 波蘭 158,300
爱尔兰 愛爾蘭 129,807
奈及利亞 奈及利亞 114,718
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 112,457
孟加拉国 孟加拉 109,948
牙买加 牙买加 87,467
斯里蘭卡 斯里兰卡 84,542
法國 法国 66,654
南非 南非 66,654
肯尼亚 肯亞 66,311
索马里 索马利英语Somali Britons 65,333
美國 美国 63,920
義大利 義大利 62,050
加纳 加纳 62,896
土耳其 土耳其 59,596
德国 德国 55,476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 53,959
羅馬尼亞 羅馬尼亞 44,848
菲律宾 菲律賓 44,199
葡萄牙 葡萄牙 41,041
立陶宛 立陶宛 39,817
中国 中國 39,452
伊朗 伊朗 37,339
西班牙 西班牙 35,880
香港 香港 26,435
辛巴威 辛巴威 21,039

随着工业化的进程,伦敦的人口在19世纪至20世纪初迅速增长;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一段时间内,伦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直至1925年被纽约超越。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伦敦的人口为8,615,245,而到2001年人口普查时则下跌至7,192,091。然而在此后伦敦人口再次增长,至2011年人口普查时这一数字为8,173,941。

若将大伦敦边界外的市区计算在内,伦敦的人口在2011年则为9,787,426[38],而都会区的人口根据计算方式不同则在1200万至1400万之间[162][163]。根据欧洲统计局数据,伦敦是欧盟人口最多的城市和都会区,在全欧洲则排名第二(若将伊斯坦布尔计算在内则为第三)。1991年至2001年间,伦敦的净移民数量为726,000[164]

这一区域的总面积为1,579平方公里(610平方英里),人口密度为5,177名居民每平方公里(13,410名居民每平方英里)[165],是任何英国大区的至少十倍[166]。从人口总量来看,伦敦是世界第19大城市和第18大都会区。截至2014年,居住于伦敦的亿万富翁(英镑为单位)的数量为世界第一,共72人[167]。伦敦亦同东京和莫斯科并列为世界上最昂贵的城市之一[168]

族群[编辑]

2011年人口普查时的族群[169]

  白人 (59.8%)
  亚裔 (18.4%)
  黑人 (13.3%)
  混血 (5%)
  阿拉伯裔 (1.3%)
  其他 (2.1%)
歷史人口
年份人口±% p.a.
18011,011,157—    
18111,197,673+1.71%
18211,450,122+1.93%
18311,729,949+1.78%
18411,917,013+1.03%
18512,286,609+1.78%
18613,094,391+3.07%
18713,902,178+2.35%
18814,709,960+1.90%
18915,565,856+1.68%
19016,226,494+1.13%
19117,157,875+1.40%
19217,553,526+0.54%
19318,098,942+0.70%
19417,987,936−0.14%
19518,164,416+0.22%
19617,781,342−0.48%
19717,449,184−0.44%
19816,608,513−1.19%
19916,887,280+0.41%
20017,172,036+0.41%
20118,173,941+1.32%
20168,787,892+1.46%

根据英国国家统计署基于2011年人口普查的数据估计,伦敦8,173,941名居民中由59.8%为白人,其中44.9%为白种英国人,2.2%为白种爱尔兰人英语Irish migration to Great Britain,0.1%为吉普赛人/爱尔兰游居者英语Irish Travellers,12.1%则归类为其他白种人英语Other White (classification of ethnicity in the UK)

20.9%的伦敦人为亚裔英语British Asian或混血亚裔的后代。19.7%为纯亚裔,而混血亚裔则占1.2%。印度裔英语British Indian占总人口的6.6%,巴基斯坦裔英语British Pakistanis孟加拉裔英语British Bangladeshi则各占2.7%。华裔占1.5%,阿拉伯裔英语British Arabs则占1.3%。其余的4.9%則归类为“其他亚裔”。

伦敦15.6%的人口为黑人和混血黑人后代。13.3%为纯黑人血统,2.3%则有混血黑人血统。非裔黑人占伦敦人口的7.0%,而加勒比黑人英语British African-Caribbean people则占4.2%,2.1%则为“其他黑人”。5.0%的人为混血族裔英语Mixed (United Kingdom ethnicity category)

在伦敦的公立学校中,黑人和亚裔的儿童数量同白人儿童的数量比大致是六比四[170]。在2011年人口普查中,伦敦0至15岁人口为1,624,768,其中46.4%为白人,19.8为亚裔,19%为黑人,10.8%为混血,4%则为其他族群[171]。2005年1月,一项对伦敦种族和宗教信仰多样性的调查表明在伦敦使用的语言超过300种,人口超过10,000的非本地族群达到50个[172]。英国国家统计署的数据表明,在2010年伦敦出生于国外的人口为2,650,000(33%),相较1997年的1,630,000有显著提升。

2011年人口普查表明大伦敦36.7%的人口生于英国之外[173]。右表列出2011年普查时伦敦居民最常见的出生国[161]。一部分出生于德国的人口可能为在该国服役的英国军队人员的子女[174]。英国国家统计署估计,2009年7月至2010年6月间出生于国外而居住于伦敦的最大五个族群分别生于印度、波兰、爱尔兰、孟加拉国和尼日利亚[175]

宗教信仰[编辑]

伦敦宗教信仰状况(2011年普查)[176]
宗教信仰 百分比(%)
基督教
  
48.4%
无宗教信仰
  
20.7%
伊斯兰教
  
12.4%
未声明
  
8.5%
印度教
  
5.0%
犹太教
  
1.8%
锡克教
  
1.5%
佛教
  
1.0%
其他
  
0.6%

根据2011年人口普查,伦敦最大的宗教群体信仰基督教(48.4%),此后则为无宗教(20.7%)、伊斯兰教(12.4%)、不明(8.5%)、印度教(5.0%)、犹太教(1.8%)、锡克教(1.5%)、佛教(1.0%)以及其他(0.6%)。

伦敦传统上是一个基督教城市,教堂为数众多,尤其是在伦敦城内。位于伦敦城的圣保罗座堂和泰晤士河南侧的萨瑟克座堂圣公宗的行政中心[177],而英国国教会普世圣公宗首席主教坎特伯里大主教的主要居所则是位于兰贝斯区兰柏宫[178]

重要的全国性和皇家典礼在圣保罗座堂和威斯敏斯特教堂两处举行[179]。威斯敏斯特教堂与邻近的威斯敏斯特主教座堂不应混淆;后者是全英格兰和威尔士最大的罗马天主教主教座堂[180]。虽然圣公宗教堂众多,但参与其宗教活动的却非常少。根据英国国教会统计,教堂活动参与率长期持续保持缓慢下跌的趋势[181]

伦敦亦有显著的穆斯林印度教信徒英语Hindu锡克教信徒犹太族群。著名的清真寺包括陶尔哈姆莱茨区东伦敦清真寺摄政公园边的伦敦中央清真寺[182]阿赫迈底亚穆斯林群体胜利清真寺英语Baitul Futuh。伴随着石油业的繁荣,大量富裕的印度教徒和中东的穆斯林开始迁入西伦敦的梅费尔骑士桥等地[183][184][185]。即使在东部的陶尔哈姆莱茨区和纽汉区都有为数众多的穆斯林居住[186]。 印度教人群多居住于西北的哈洛区布伦特区,其中后者是欧洲最大的印度教寺庙尼斯登神庙英语BAPS Shri Swaminarayan Mandir London的所在地[187]。在伦敦还有其他42个印度教寺庙。在东伦敦和西伦敦都有锡克教信徒居住,绍索尔是印度之外最大的锡克教人群所居地之一及最大的锡克教寺庙所在地[188]

大多数英国犹太人都居住于伦敦,主要位于北伦敦的斯坦福山斯坦莫尔戈尔德斯格林芬奇利汉普斯特得亨顿埃奇威尔。伦敦城的贝维斯马克斯犹太会堂属于伦敦历史悠久的塞法迪犹太人群体,也是全欧洲唯一持续运作超过300年的犹太会堂。斯坦莫尔和教士公园犹太会堂英语Stanmore and Canons Park Synagogue的会员数量在全欧洲的正统犹太会堂中名列第一,于1998年从同在伦敦的伊尔福德会堂手中夺过这一头衔[189]。2006年,为应对伦敦政府日益放权的状况,犹太族群建立伦敦犹太论坛英语London Jewish Forum[190]

口音[编辑]

传统上认为是伦敦口音的有数种。最为著名者称为考克尼,在伦敦和东南英格兰都可听见[191]。21世纪的“伦敦口音”非常多样;在30岁以下人群中考克尼和其他“外族”口音的融合愈发普遍,形成的口音称為多文化伦敦英语英语Multicultural London English(Multicultural London English;MLE)[192]。另一种广为听闻和使用的口音为不同形式的公认发音,在媒体和其他传统职业中能够时常听到,但这一口音并不仅限于伦敦和东南英格兰,在整个英国的一些特定社会群体中都能够听到。

经济[编辑]

伦敦城是全球最大金融中心之一[18][20]

伦敦贡献了英国大约20%的GDP[193](2005年合$4460亿);而伦敦都会区欧洲最大)则贡献了英国大约30%的GDP(2005年约合$6690亿)[194]。伦敦是全球最为显赫的金融中心之一,与纽约并列为国际金融最为重要之地[195][196]

伦敦最大的产业为金融业,其金融出口对于英国的国际收支有很多影响。在2007年年中之前,有325,000人从业于金融服务业。伦敦有超过480家海外银行,为世界上最多。大伦敦超过85%(320万)的受雇佣人口在服务业中工作。由于其国际地位,2000年代末的金融危机对伦敦经济影响颇大,但至2010年其已恢复,新的监管措施开始实施,伦敦也收复了其经济上的失地,重新与纽约并驾齐驱[197]。伦敦城亦是英格兰银行伦敦证券交易所劳合社的所在地。

超过一半的英国百强公司(富时100指数)和超过100家欧洲五百强企业均在伦敦市中心设有总部。超过70%的富时100指数公司位于伦敦都会区内,75%的财富美国500强则在伦敦设有分部[198]

金丝雀码头是欧洲最大的金融中心之一,亦是一些英国最高的建筑英语List of tallest buildings in the United Kingdom的所在地。

媒体企业多集中于伦敦,媒体发行行业则是伦敦第二具竞争力的产业[199]英国广播公司提供大量就业,而其他广播公司亦在伦敦设有总部。许多全国性报纸在伦敦进行编辑。伦敦还是重要的零售业中心,2010年其非食品零售量在全球居首,总支出近£642亿[200]伦敦港为全英国第二大港,年吞吐量达4500万[201]

伦敦有五个主要商业区:伦敦城、威斯敏斯特、金丝雀码头、卡姆登-伊斯灵顿和兰贝斯-萨瑟克。其重要性可由办公面积反映出来:2001年大伦敦的总办公面积为2700万平方米,而伦敦城的办公面积即达到800万平方米。伦敦一些地区的地价亦为世界最高[202][203]

越来越多的科技企业将总部设在伦敦,尤其是在东伦敦科技城英语East London Tech City(East London Tech City),又称迷你硅谷(Silicon Roundabout)。2014年4月,伦敦成为全球第一批获得GeoTLD英语GeoTLD的城市之一[204]

2014年2月,在《fDi杂志英语FDi magazine》2014/15年的排行榜中[205],將伦敦列为欧洲未来城市[206]

根据英国国家统计署和欧洲统计署的数据,伦敦的地价为全欧洲最高[207]。伦敦市中心每平方米的均价为€24,252(2014年4月),高于任何其他G8国家的首都:柏林为€3,306,罗马€6,188,巴黎€11,229[208]

国家电气网英语National Grid plcSGN英语SGN (company)[209]英国能源网络英语UK Power Networks[210]三家公司负责运营煤气和电力分配网络,管理电塔、电线和压力系统,将能源输送给全市的消费者。

旅游[编辑]

伦敦是一个颇受欢迎的旅游中心,旅游业是伦敦的首要产业之一,在2003年提供了近350,000个全职就业岗位[211],旅客每年开销接近£150亿[212]。每年伦敦吸纳超过1400万的国际旅客,使之成为欧洲受访量最高的城市[213]。每年在伦敦过夜的旅客达到2700万[214]。2010年,伦敦访客量最高的十个景点分别是:[215]

  1. 大英博物馆
  2. 泰特现代艺术馆
  3. 国家美术馆
  4. 自然史博物馆
  5. 帝国战争博物馆
  6. 科学博物馆
  7. 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
  8. 杜莎夫人蜡像馆
  9. 国家航海博物馆
  10. 伦敦塔

交通[编辑]

伦敦黑色计程车,又名哈克尼车

交通是伦敦市长负责的四项主要政策范围之一[216],但其财政管理权限不包括进入伦敦的长途铁路网络。2007年市长开始负责管理一些本地线路,这些线路现今共同组成伦敦地上铁网络;此外市长还负责管理伦敦地铁、电车及公交车。伦敦的公共交通系统由伦敦交通局管理,为世界上规模最为庞大的交通网络之一。

1933年,伦敦乘客运输委员会英语London Passenger Transport Board(London Passenger Transport Board)/伦敦运输英语London Transport (brand)(London Transport)成立,伦敦地铁、电车及公交车线路整合为统一的交通系统。伦敦交通局现今已为负责管理大伦敦交通系统的法定机构,由其董事会掌控,其专员由伦敦市长任命[217]

空运[编辑]

伦敦希思罗机场是全英国乃至全欧洲最为繁忙的机场,亦是全世界国际客流量第二高的机场(图为5号航站楼英语London Heathrow Terminal 5

伦敦是重要的国际空中交通枢纽,亦拥有全世界范围最大的城市领空[來源請求]。八座机场在其名称中使用“伦敦”一词,但大多数交通量都经由其中六座。位于西伦敦希灵登区伦敦希思罗机场是全球国际交通量最高的机场,亦是英国国家航空公司英国航空的重要枢纽机场[218]。2008年3月其第五个航站楼正式投入使用[219]。原先有计划建造第三条跑道及第六座航站楼,但2010年5月12日这一计划为联合政府所取消[220]

一些廉价短程航班亦在伦敦南部西萨塞克斯郡盖特威克机场起降[221]

位于伦敦东北方埃塞克斯郡斯坦斯特德机场是地方性的枢纽,伦敦北方贝德福德郡卢顿机场则多数负责廉价短程航班[222][223]。位于东伦敦纽汉区伦敦城市机场是伦敦最小及最靠近市中心的机场,主要服务商务旅客,负责短程航班及一定数量的商务专机[224]。位于伦敦以东埃塞克斯郡的伦敦绍森德机场则是一个较小的区域性机场,主要负责廉价短程航班。

2015年夏天机场委员会英语Airports Commission(Airports Commission)将就未来机场的扩建问题出台报告。

铁路[编辑]

地铁和码头区轻轨[编辑]

伦敦地铁是世界上最老及第二长的地下轨道交通系统

伦敦地铁是全球最古老[225]及第二长的[45]地铁系统。这一网络中共有270个站点[226],由数家私人企业组织而成,其中包括世界上首条地下电气铁路线城市及南倫敦鐵路[227]。第一條路線大都會鐵路在1863年开始运作。

每日有超过三百万人次搭乘伦敦地铁,每年则超过十亿人次[228]。目前一项投资工程正视图改善拥挤状况并提升可靠度,其中在2012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前的投入已达£65亿(€77亿)[229]。地方性的码头区轻轨(Docklands Light Railway)于1987年投入运营,使用较小较轻的电车式车辆,为伦敦码头区格林尼治提供服务。

市郊[编辑]

伦敦交通卡区为一大规模的陆上近郊铁路网,其中共有366个车站。南伦敦的地铁线路较少,由此其陆上铁路相对较为密集。大多数线路在伦敦中部抵达其18个终点站英语London station group;除泰晤士线(Thameslink)链接北部的贝德福德和南部的布赖顿并途径卢顿盖特威克两个机场[230]。伦敦的一些车站为全英国最为繁忙,例如滑铁卢车站,每年使用其换乘交通系统(包括滑铁卢东站)的人数超过1.84亿[231][232]克拉珀姆交汇站是全欧洲火车经过数量最多的车站。

由于伦敦的铁路需求持续增长,横贯铁路将于2018年开始运营。这一新线路将由东至西横贯伦敦直至伦敦周围各郡(英語:Home counties),并将由一条支线转往希思罗机场[233]。它是全欧洲最大的基建工程,耗资预计达£150亿[234][235]

城际和国际[编辑]

圣潘克拉斯火车站欧洲之星1号高速两条高速铁路以及市郊的泰晤士线东中部列车的主要终点站。

伦敦是英国全国铁路(National Rail)系统的中心,有70%的铁路始发或终抵于伦敦[236]。与市郊铁路相似,区域和城际铁路由市中心终点站出发,将伦敦同英国其他区域连接起来,通向剑桥布里斯托尔加的夫埃克塞特伯明翰霍利希德谢菲尔德南安普敦利兹曼彻斯特泰恩河畔纽卡斯尔爱丁堡格拉斯哥等。

一些通往欧洲大陆的国际铁路线路在20世纪时为船联运列车英语Boat train,例如通往阿姆斯特丹鲁伊特上将号英语Admiraal de Ruijter (train)(Admiraal de Ruijter)和通往巴黎布鲁塞尔夜渡号英语Night Ferry(Night Ferry)。1994年英法海底隧道的启用将伦敦同欧洲大陆铁路网络直接联系起来,由此欧洲之星(Eurostar)开始运作。自2007年起,1号高速铁路(High Speed 1)与英法海底隧道将圣潘克拉斯火车站里尔、巴黎、布鲁塞尔和其他欧洲旅游目的地连接起来[237]。第一条高速国内铁路于2009年6月开始运营,连接肯特郡与伦敦[238]。计划中的第二条高速铁路将把伦敦同英格兰中部、英格兰西北部及约克郡联系起来。

货运[编辑]

伦敦的铁路货运量已经不如从前,但仍然有大量的货物由铁路进出,主要为建筑材料和堆填废物[239]。作为英国铁路网的重要枢纽之一,伦敦铁路亦为其他区域运输大量货物,例如来自海底隧道和英吉利海峡诸港口的集装箱,以及送往塞拉菲尔德英语Sellafield进行再处理核废料[239]

公共汽车和电车[编辑]

红色双层巴士是伦敦的象征之一

伦敦的公共汽车网络英语London Buses为全球最大之一,每日24小时运营,约有8,500辆巴士,超过700条巴士线路和近19,500个巴士车站[240]。2013年,这一网络的年客运量超过20亿,高于伦敦地铁[240],其年收入达近£8.5亿。伦敦亦有全世界最大规模的轮椅便利交通网[241],自2007年第三季度起视听广播开始运作,为视力和听力障碍者提供更多的便利。红色双层巴士黑色的士与伦敦地铁均举世闻名[242][243]

伦敦具有现代的电车网络,名为电车连线,以南伦敦的克罗伊登为中心,共有39个车站和四条线路,2013年客运量达2800万人次[244]。2008年6月起电车连线已完全为伦敦交通局所有,后者计划在2015年前投资£5400万以进行维护、革新、升级和提升运量[245]

缆车[编辑]

伦敦的首条和唯一一条缆车线路为阿联酋航空空中缆车(,于2012年6月投入运营,横跨泰晤士河将格林尼治半岛同城东的皇家码头英语Royal Docks连接起来,并已与伦敦的Oyster卡收费系统整合。

自行车[编辑]

自行车在伦敦日渐成为颇受欢迎的一种交通方式。2010年7月起开始运营的公共自行车项目获得成功并广受好评。伦敦自行车运动协会英语London Cycling Campaign(London Cycling Campaign)为更好的自行车服务进行游说活动[246]

港口和河船[编辑]

伦敦港曾为世界第一大港,但如今已仅为英国第二大港,年吞吐量4500万吨[201]。多数吞吐量事实上经由位于大伦敦界限之外的蒂尔伯里港英语Port of Tilbury

伦敦在泰晤士上的河船服务发达,称泰晤士河快艇英语Thames Clippers(Thames Clippers),每20分钟由河岸码头英语Embankment Pier北格林尼治码头英语North Greenwich Pier出发往来。伍利奇渡船英语Woolwich Ferry(Woolwich Ferry)连接北环路南环路英语South Circular Road,年客运量达250万人次[247]。通勤和旅游船运在伦敦亦有提供。

公路[编辑]

格林尼治附近的A102公路英语A102 road。这是少数几条在内伦敦得以修建的环路英语London Ringways

大部分伦敦市中心的行程都由公共交通承担,在市郊自驾车则更为普遍。市中心的内环路英语London Inner Ring Road(Inner Ring Road)、市郊的北环路南环路英语South Circular Road(South Circular Road)和外沿的高速公路M25高速公路)环绕全城,并同一系列其他向外辐射的路线交汇,但直接进入内伦敦的高速公路非常少。1960年代曾有计划在城中建设一套完整的高速公路体系,即环路计划英语London Ringways(Ringways Plan),但在1970年代初已基本取消。M25高速公路是全世界最長的環狀道路,长121.5英里(195.5公里)[248][249]A1公路英语A1 road (Great Britain)M1高速公路将伦敦同利兹、纽卡斯尔和爱丁堡连接起来。

伦敦的交通拥堵状况十分严重,M25高速公路是全国最为繁忙的路段。高峰时期平均的车速仅为10.6 mph(17.1 km/h)[250]

2003年,伦敦开始征收交通拥挤税以缓解市中心的交通量。在多数时候车主每日需上缴10英鎊以在伦敦市中心的指定区域驾驶车辆[251][252]。居住于这一区域内的车主可以较低价格购买季票[253]。伦敦政府最初预计这一举措将使每日高峰期的地铁和巴士客运量增加20,000人次,降低道路交通量10%至15%,增加行车速度10%至15%,减少拥堵20%至30%[254]。在此后数年内,周中进入伦敦市中心的平均车辆数量由195,000辆下降至125,000辆,每日车流量降低35%[255]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的報導,“发生事故最频繁的地段在西敏寺特区,共有1597起。而出交通事故最少的地方在伦敦市中心的金融城地段。”。[256]

教育[编辑]

高等教育[编辑]

伦敦大学学院的威尔金斯楼
伦敦国王学院于1829年由乔治四世威灵顿公爵特许创立,为伦敦大学的建校学院之一。

伦敦是高等教育教学和研究的一大中心,共有大学43所,为全欧洲最多[32]。2008/09学年其学生数量近412,000名(占全英国的近17%),其中287,000人为本科生,118,000人则为研究生[257]。同一学年伦敦有近97,150名国际学生,占到全英国国际学生数量的近25%[257]

许多全球领先的教育机构都位于伦敦。2014/15年的《QS世界大学排名》中,伦敦帝国学院排名并列第二(同剑桥大学并列),伦敦大学学院排列第五,伦敦国王学院排列第十六[258]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被誉为世界领先的社会科学教育及研究机构[259]伦敦商学院被认为是世界领先的商学院之一,2015年其MBA项目在《金融时报》排名中位居第二[260]

联邦制的伦敦大学共有120,000名学生[261],是全英国规模最大的面授大学[262]。它包括5个大型复合型大学:伦敦国王学院伦敦玛丽王后大学皇家哈洛威学院城市學院伦敦大学学院,此外还有一系列较小并较为专门性的教育机构,包括伯贝克学院科陶德艺术学院哲學及神學專科學院金匠学院市政厅音乐及戏剧学院教育研究院伦敦商学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院皇家音乐学院中央演讲和戏剧学院皇家兽医学院以及亚非学院[263]。伦敦大学的成员亦有其各自的录取方式,有一些还颁发自己的学位。

还有一些位于伦敦的大学不属于伦敦大学体系,例如布鲁内尔大学伦敦帝国学院金士顿大学伦敦都会大学米德尔塞克斯大学东伦敦大学西伦敦大学威斯敏斯特大学(有学生34,000名,为全伦敦最大的单一制大学)[264]伦敦南岸大学伦敦艺术大学(全欧洲最大的艺术、设计、时尚、通讯和表演大学)[265]。此外伦敦还有三所国际大学:摄政大学里奇蒙大学英语Richmond, The American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in London席勒国际大学英语Schiller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伦敦亦有五所主要的医学院英语United Hospitals巴茨和伦敦医学及牙科学院英语Barts and The London School of Medicine and Dentistry(隶属于伦敦玛丽王后大学)、伦敦国王学院医学院英语King's College London School of Medicine(欧洲最大医学院)、帝国学院医学院英语Imperial College School of Medicine伦敦大学学院医学院英语UCL Medical School伦敦大学圣乔治学院,此外还有许多附属的教学医院。伦敦还是生物医学研究的中心,英国的五个医疗科学学术中心有三个位于伦敦:帝国学院保健英语Imperial College Healthcare NHS Trust国王保健合作伙伴英语King's Health Partners伦敦大学学院合作伙伴英语UCL Partners(全欧洲最大的此类机构)[266]

伦敦还有一定数量的商学院,包括伦敦商业金融学院英语London School of Business and Finance卡斯商学院(隶属伦敦城市大学)、霍特国际商学院ESCP欧洲商学院伦敦欧洲商学院英语European Business School London帝国学院商学院英语Imperial College Business School和伦敦商学院。 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倫敦的商學院佔了全英頭五位排名的兩位。2019年金融時報的英國商學院排名頭五位分別是倫敦商學院,牛津大學商學院,劍橋大學商學院,卡斯商學院和華威商學院。

伦敦亦有多家专门性艺术教育机构,包括伦敦当代艺术学院英语London College of Contemporary Arts (LCCA)现场及纪录艺术学院英语Academy of Live and Recorded Arts伦敦当代舞蹈学院英语London Contemporary Dance School皇家戏剧艺术学院皇家艺术学院皇家音乐学院三一拉邦学院英语Trinity Laban Conservatoire of Music and Dance

初等和中等教育[编辑]

大多数伦敦的初等、中等和继续教育学院都由伦敦各自治市所控制或由国家资助,例如城市和伊斯灵顿学院英语City and Islington College伊灵、汉默史密斯和西伦敦学院英语Ealing, Hammersmith and West London College莱顿预科学院英语Leyton Sixth Form College陶尔哈姆莱茨学院英语Tower Hamlets College贝夫诺格林学院英语Bethnal Green Academy。伦敦还有一些私立学校,其中有一些历史悠久且颇具名望,例如伦敦城市公学英语City of London School哈罗公学圣保罗公学英语St Paul's School (London)大学学院公学英语University College School海格特公学英语Highgate School西敏公学

文化[编辑]

休闲和娱乐[编辑]

西区是伦敦的娱乐中心,位于威斯敏斯特市内。其中心之一是莱斯特广场,伦敦及全球电影首映时常在此举行,而另一中心则为皮卡迪利圆环,大型电子广告牌遍布其中[267]。伦敦的许多剧院、电影院、酒吧、俱乐部和餐馆都在此处,此外还有唐人街(位于苏活区)以及东侧遍布特色商店的科文特花园。伦敦亦是安德鲁·劳埃德·韦伯的故乡,他的作品自20世纪末以来基本统治西区剧院的剧目[268]。英国的皇家芭蕾舞团英格兰国家芭蕾舞团英语English National Ballet皇家歌剧团英语The Royal Opera英格兰国家歌剧团英语English National Opera都位于伦敦,在皇家歌剧院伦敦大剧院沙德勒之井剧院英语沙德勒之井剧院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进行演出,并在全国巡演[269]

伊斯灵顿长1英里(1.6公里)的上街由天使区向北延伸,其中的酒吧和餐馆数量比英国任何一条街道都多[270]牛津街是全欧洲最繁忙的购物区,全长1英里(1.6公里),是全英国最长的购物街,街中有诸多零售和百货商店,包括世界闻名的Selfridges旗舰店[271]骑士桥位于西南部,其中的哈洛德百货公司亦举世闻名。

莎士比亚环球剧场英语Shakespeare's Globe仿造原先的环球剧场,位于泰晤士河南岸

伦敦亦是薇薇安·魏斯伍德约翰·加利亚诺斯特拉·麦卡特尼莫罗·伯拉尼克英语Manolo Blahnik周仰杰等设计师的根据地;其著名的艺术和时尚学院使之与巴黎米兰纽约一并成为国际时尚中心。伦敦多元的人口使其食物亦相当多样。红砖巷英语Brick Lane(孟加拉餐馆)和唐人街(中国餐馆)均是重要的美食去处[272]

伦敦每年有一系列的重要活动英语List of annual events in London,最先是新年游行英语New Year's Day Parade(New Year's Day Parade)和伦敦眼的烟火表演,此后还有世界第二大花街联欢活动,于每年八月银行假日举行的诺丁山嘉年华会。传统游行包括十一月的市长巡游英语Lord Mayor's Show(Lord Mayor's Show),这一活动有数世纪历史,庆祝每年新任命的伦敦市市长,巡游经由伦敦城的街道;还有六月的皇家军队阅兵式(Trooping the Colour),由英联邦英国陆军参演以庆祝英女王寿辰[273]

文学、电影和电视[编辑]

贝克街福尔摩斯纪念馆,路牌号为221B
济慈故居济慈在此地写下了《夜莺颂》。汉普斯特得村在历史上一直是伦敦的文学中心之一。

伦敦是许多文学作品的故事背景地。历史上伦敦的文学中心为汉普斯特得和(自20世纪初起)布卢姆茨伯里。与伦敦紧密相关的作家有塞缪尔·皮普斯(日记作家,以其对伦敦大火的目击记载闻名)、查尔斯·狄更斯(笔下的伦敦多雾多雪,时常灰暗,多扫街人和扒手,塑造维多利亚时代早期伦敦的形象并影响重大)和弗吉尼亚·伍尔夫(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先锋)[274]杰弗里·乔叟14世纪末作品《坎特伯雷故事集》中的朝圣者由伦敦出发前往坎特伯雷,具体出发点为萨瑟克塔巴德英语The Tabard客店。威廉·莎士比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于伦敦生活和工作;本·琼森亦居于此,他的一些作品(如《炼金士英语The Alchemist (play)》)以伦敦为背景[274]丹尼尔·笛福1722年的作品《大疫年日记》虚构记载了1665年伦敦大瘟疫期间的事件[274]。19世纪和20世纪初,伦敦还出现在狄更斯的小说和阿瑟·柯南·道尔夏洛克·福尔摩斯故事集中[274]。受到伦敦重大影响的现代作家包括彼得·阿克罗伊德英语Peter Ackroyd(著有伦敦的“自传”)以及伊恩·辛克莱尔英语Iain Sinclair(心理地理作品)。

伦敦在电影业中亦有重要地位,许多大制作公司位于伊灵英语Ealing Studios,而特效后期制作公司则集群于苏活区Working Title Films的总部位于伦敦[275]。伦敦为许多电影提供背景,包括《雾都孤儿英语Oliver Twist (1948 film)》(1948)、《圣诞快乐颂英语Scrooge (1951 film)》(1951)、《小飞侠》(1953)、《101忠狗》(1961)、《窈窕淑女》(1964)、《欢乐满人间》(1964)、《春光乍现》(1966)、《漫长美好的星期五英语The Long Good Friday》(1980)、《诺丁山》(1999)、《真爱至上》(2003)、《V字仇杀队》(2005)、《理发师陶德》(2008)和《国王的演讲》(2010)等。来自伦敦的著名演员和影人有查理·卓别林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迈克尔·凯恩海伦·米伦加里·奧德曼克里斯托弗·诺兰裘德·洛汤姆·哈迪凯拉·奈特利丹尼尔·戴-刘易斯等。自2008年起,英国电影学院奖典礼都于皇家歌剧院举行。伦敦还是电视制作的中心,制作公司包括BBC电视中心喷泉制作室英语Fountain Studios伦敦制作室。诸多电视节目亦以伦敦为背景,于1985年起由BBC播出的肥皂剧《东区人》广受欢迎。

博物馆和美术馆[编辑]

伦敦的博物馆英语List of museums in London、美术馆和其他艺术机构数量诸多,许多可免费进入,为重要的旅游景点,亦从事研究工作。最先成立的是位于布卢姆茨伯里大英博物馆,于1753年建馆,最初收藏文物、自然史标本和国家图书馆,现今已有来自全球各地的700万件馆藏物。1824年国家美术馆建立以收藏英国国有的西方绘画作品,该馆现位于特拉法加广场

19世纪下半叶南肯辛顿經开发後成为文化和科学区“阿尔伯特堡”(Albertopolis)。三个重要的国家博物馆位于此处,分别为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应用艺术)、自然史博物馆科学博物馆国家肖像馆建立于1856年,收藏英国历史人物的画像,如今馆藏人像量居世界之首[276]。英国国家艺术馆为泰特不列颠,1897年建立时为国家美术馆的一个分支。泰特艺术馆亦成为了现代艺术的一大中心;2000年其收藏迁至泰特现代艺术馆,位于前班克塞德发电厂英语Bankside Power Station

音乐[编辑]

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举办音乐会和其他音乐活动

伦敦是世界古典音乐流行音乐中心之一,亦是许多音乐企业的总部所在地,如百代唱片华纳音乐集团,还是无数乐团、音乐家和音乐行业人士的根据地。伦敦有许多管弦乐团和音乐厅,如巴比肯艺术中心伦敦交响乐团伦敦交响乐合唱团英语London Symphony Chorus的所在地)、卡杜甘音乐厅英语Cadogan Hall皇家爱乐乐团)和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逍遥音乐会[269]。伦敦的两大歌剧院分别为皇家歌剧院伦敦大剧院[269]。英国最大的管风琴便位于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而其他重要的乐器则位于主教座堂和其他教堂钟。伦敦还有多家音乐学院,包括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皇家音乐学院市政厅音乐及戏剧学院三一音乐学院英语Trinity Laban Conservatoire of Music and Dance

伦敦亦有许多摇滚或流行音乐会的会场,包括伯爵宫温布利体育馆O2体育馆这样的大型场馆,以及布里克斯顿学院英语Brixton Academy汉默史密斯阿波罗剧场英语Hammersmith Apollo牧人布什帝国剧场英语Shepherd's Bush Empire这样的中型场地[269]。包括无线音乐节英语Wireless Festival在内的多个音乐节于伦敦举办。伦敦还是首家硬石餐厅的所在地,披头士乐队阿比路录音室录制许多其经典作品。1960年代、1970年代和1980年代,包括艾尔顿·约翰平克·弗洛伊德大卫·鲍伊皇后乐队奇想乐团滚石乐队谁人乐队埃里克·克莱普顿齐柏林飞艇小脸乐队铁娘子乐队佛利伍麦克艾維斯·卡斯提洛凯特·斯蒂文斯英语Cat Stevens警察乐队治疗乐队疯狂乐队英语Madness (band)The Jam达斯蒂·斯普林菲尔德菲尔·柯林斯罗德·斯图尔特莎黛乐队英语Sade (band)由伦敦获取其音乐创作的灵感[277]

伦敦在朋克摇滚的发展史上地位极其重要[278]性手枪冲撞乐队[277]薇薇安·魏斯伍德都出道于此。近几十年由伦敦发迹的音乐人还有乔治·迈克尔凯特·布什席尔苏克西女妖英语Siouxsie and the BansheesBush英语Bush (band)辣妹合唱团杰米罗奎尔布勒超凡乐团街头霸王蒙福之子乐队酷玩乐队艾米·怀恩豪斯阿黛尔[279][280][281]。伦敦还是城市音乐的中心之一。英国车库英语UK garage鼓打贝斯回响贝斯污垢音乐嘻哈雷鬼音乐等外来风格及本地鼓打贝斯的影响之下在伦敦产生。黑人音乐台BBC广播1Xtra英语BBC Radio 1Xtra建立起来以支持本地和本国的城市音乐。

娱乐[编辑]

公园及露天场所[编辑]

Lake with London Eye in the background
圣詹姆士公园湖景,远处为伦敦眼

伦敦中部地区最大的公园为八个皇家公园之三,分别为海德公园,其西侧的肯辛顿花园和北部的摄政公园[282]。海德公园的体育活动颇受欢迎,并时常举办露天音乐会。摄政公园中有世界最古老的科研动物园伦敦动物园,邻近杜莎夫人蜡像馆[283][284]樱草花山位于摄政公园北部,高256英尺(78米)[285],是远眺伦敦天际线的好去处。

海德公园附近还有两个较小的皇家公园:绿园圣詹姆士公园[286]。市中心之外则是一些规模较大的公园,包括其他几个皇家公园:东南的格林尼治公园[287]和西南的灌木公园里士满公园(规模最大)[288][289]汉普敦宫公园英语Hampton Court Park亦为皇家公园,但因其中有一宫殿,因此归历史皇家宫殿组织英语Historic Royal Palaces管理,其他八个皇家公园则非如此[290]

里士满公园附近的邱园所收藏的植物数目居世界之首。2003年,邱园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291]。伦敦还有一些公园由各自治市管辖,如东区维多利亚公园和中部的巴特锡公园。此外还有一些非官方、半自然的露天场所,如北伦敦占地面积达320公頃(790英畝)的汉普斯特德荒野[292]和东部占地面积达2,476公頃(6,120英畝)的艾坪森林[293]。这两个区域都由伦敦市法团负责管辖[294][295]。汉普斯特德荒野中包括肯伍德府,曾为乡村别墅,今为颇受欢迎的夏季去处,湖边时常举办古典音乐会,每个周末吸引大量喜爱音乐、风景和烟火的人前来驻足[296]。艾坪森林为山地自行车、徒步、骑马、高尔夫、垂钓及定向越野等户外活动的理想去处[297]

步行[编辑]

步行是一项在伦敦颇受欢迎的娱乐活动英语Walking in London。适宜步行的区域包括温布顿公地、艾坪森林、汉普敦宫公园、汉普斯特德荒野、八个皇家公园、运河河畔及已废弃的铁轨[298]。近年运河和河流边的步行条件得到一定的改善,这包括28英里(45公里)位于大伦敦内的泰晤士步道英语Thames Path,以及位于南伦敦泰晤士河支流旺德尔河英语River Wandle河畔,全长12英里(19公里)的旺德尔径英语Wandle Trail[299]。其他长途徒步线路将不同的绿地联系到一起,例如首都环步道英语Capital Ring绿链步道英语South East London Green Chain外伦敦环市步道英语London Outer Orbital Path禧年步道英语Jubilee Walkway利河河谷步道英语Lea Valley Walk威尔士王妃戴安娜纪念步道英语Diana, Princess of Wales Memorial Walk[300]

体育[编辑]

伦敦曾三次举办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1908年1948年2012年[301][302]。2005年7月,在當選2012年奥运会和残奥会举办地之后,伦敦成为史上第一个三度主办现代奥运会的城市[33]。此外,伦敦还曾于1934年举办大英帝国运动会[303]。2017年伦敦将举办世界田径锦标赛[304]

伦敦最受欢迎的运动项目足球,在英格兰足球联赛中共有十四家俱乐部,而在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中有五家俱乐部:阿仙奴車路士水晶宫熱刺韋斯咸[305]。2012年5月,車路士成为首家夺得欧洲冠军联赛锦标的伦敦俱乐部。

自1924年起,原先的温布利球场便是英格兰国家足球队的主场。这一球场举办1966年世界杯足球赛决赛,在这场比赛中英格兰击败西德;还曾举办英格兰足总杯决赛英语FA Cup Final联盟式橄榄球挑战杯英语Challenge Cup决赛[306]。新温布利球场的职能与其前身相同,可容纳90,000名观众[307]

有五支英格兰橄榄球超级联赛英语English Premiership (rugby union)球队位于伦敦,分别为伦敦爱尔兰人英语London Irish萨拉森人英语Saracens F.C.黄蜂英语Wasps RFC伦敦威尔士人英语London Welsh RFC小丑英语Harlequin F.C.,虽然目前只有萨拉森人和小丑在大伦敦地区进行主场比赛[308]伦敦苏格兰人英语London Scottish F.C.参加英格兰橄榄球冠军联赛英语RFU Championship。其他橄榄球俱乐部还有里奇蒙橄榄球俱乐部英语Richmond F.C.罗斯林公园橄榄球俱乐部英语Rosslyn Park F.C.西科姆公园橄榄球俱乐部英语Westcombe Park Rugby Football Club布莱克希斯橄榄球俱乐部英语Blackheath F.C.特维克纳姆体育场位于西南伦敦,是英格兰国家橄榄球队的主场,在新南看台完工后目前可容纳82,000名观众[309]

联盟式橄榄球在英格兰北部更受欢迎,但在伦敦亦有两家俱乐部:第二级联盟式橄榄球冠军联赛英语League 1 (rugby league)伦敦野马英语London Broncos,于埃奇威尔蜂巢体育场英语The Hive Stadium进行主场比赛;第三级联盟式橄榄球一级联赛英语League 1 (rugby league)伦敦狮威英语London Skolars,在哈林盖区伍德格林进行主场比赛。此外位于伦敦以北赫默尔亨普斯特德赫默尔雄鹿英语Hemel Stags亦参加一级联赛的比赛。

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是伦敦最著名的年度体育赛事之一,于西南市郊温布尔登全英俱乐部举办[310]。这一赛事于每年六月底至七月初举行,是全世界最为古老的网球锦标赛,亦被认为是最具名望的网球赛事[311][312][313]

伦敦的板球运动在两块板球对抗赛场地上举行:圣约翰伍德罗德板球场米德尔塞克斯郡板球俱乐部英语Middlesex County Cricket Club的主场)[314]肯宁顿椭圆体育场萨里郡板球俱乐部英语Surrey County Cricket Club的主场)[315]。罗德板球场曾四次举办板球世界杯决赛。

其他重要体育活动还包括一年一度的伦敦马拉松,参赛者近35,000人,市内赛道全长26.2英里(42.2公里)[316];此外还有于泰晤士河帕特尼摩特雷克河段上举行的牛津剑桥赛艇对抗赛[317]

参见[编辑]

注释[编辑]

  1. ^ 伦敦市长与伦敦市市长非同一概念;后者为伦敦市法团领导者,即伦敦城的管辖者。
  2. ^ 由于对城市界限的定义、人口的规模、汇率的变化及产出的计算方式不同,城市都市区GDP的排名可能有一定的差别。伦敦和巴黎在总经济产出方面大致规模相近,由此第三方的不同估计对于第五和第六大城市GDP的排列可能不同。麦肯锡全球研究所2012年的报告估计伦敦全市2010年的GDP为US$7,518亿,巴黎则为$7,642亿,由此两市分别为第六和第五。普华永道2009年11月发布的报告称,根据购买力平价计算,2008年伦敦的GDP为US$5,650亿,巴黎则为US$5,640亿,分别为第五和第六。麦肯锡的研究中伦敦人口为1,490万,巴黎则为1,180万,而普华永道的研究中伦敦人口为859万,巴黎992万
  3. ^ 根据欧洲统计局数据,伦敦的大城市区(组合城市及高人口区域)为欧洲最大。基于城区行政界限内的人口排名将伦敦排在第一位。然而法国阿维尼翁大学则称,当整个都市区及其内陆地区计算在内时,巴黎为最大城市。
  4. ^ 大伦敦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城市”,即由君主授予其城市地位
  5. ^ 根据《柯林斯英语词典》对“政府所在地”(the seat of government)的定义[113],由于英格兰没有自己的政府,因此伦敦不是英格兰的首都。根据《牛津英文参考词典》对“最重要城镇”(the most important town)的定义[114]和其他机构的定义[115]则是如此。

参考文献[编辑]

引用[编辑]

  1. ^ London, United Kingdom Forecast : Weather Underground (weather and elevation at Bloomsbury) (online). The Weather Underground, Inc. [2014-08-22]. 
  2. ^ "Metropolitan Area Populations". [2020-4-25]. 
  3. ^ Estimates of the population for the UK, England and Wales, Scotland and Northern Ireland - 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 www.ons.gov.uk. [2020-04-25]. 
  4. ^ London. Collins Dictionary. n.d. [2014-09-23]. 
  5. ^ The World Factbook.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2014-02-01 [2014-02-23]. 
  6. ^ Roman London. Museum of London. n.d.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22). 
  7. ^ 7.0 7.1 Mills 2001,第140页
  8. ^ 8.0 8.1 Government Offices for the English Regions, Fact Files: London. 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 [2008-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1-24). 
  9. ^ Elcock, Howard. Local Government: Policy and Management in Local Authorities. London: Routledge. 1994: 368. ISBN 978-0-415-10167-7. 
  10. ^ Jones, Bill; Kavanagh, Dennis; Moran, Michael; Norton, Philip. Politics UK. Harlow: Pearson Education. 2007: 868. ISBN 978-1-4058-2411-8. 
  11. ^ Adewunmi, Bim. London: the everything capital of the world. The Guardian (London). 2013-03-10. 
  12. ^ What's The Capital Of The World?. More Intelligent Life. [2013-07-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22). 
  13. ^ A Tale Of Three Cities,《時代雜誌》, 2008年1月17日
  14. ^ The World's Most Influential Cities 2014. Forbes. [2015-03-02]. 
  15. ^ Global Power City Index 2014. Institute for Urban Strategies – The Mori Memorial Foundation. [2015-03-02]. 
  16. ^ London is 'the most desirable city in the world to work in', study finds. The Independent. [2015-03-02]. 
  17. ^ London leads the UK for world-class research. London & Partners. [2015-03-02]. 
  18. ^ 18.0 18.1 Worldwide Centres of Commerce Index 2008 (PDF). Mastercard. 
  19. ^ Global Financial Centres 9 (PDF). Z/Yen. 2011 [2015-05-2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1-10-08). 
  20. ^ 20.0 20.1 World's Most Economically Powerful Cities. Forbes (New York). 2008-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9). 
  21. ^ The Most Dynamic Cities of 2025. Foreign Policy. September–October 2012 [2012-09-28]. 
  22. ^ Global city GDP rankings 2008–2025. PricewaterhouseCoopers. [2010-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9). 
  23. ^ Calder, Simon. London, capital of the world. The Independent (London). 2007-12-22. 
  24. ^ Teodorczuk, Tom. London is the world capital of the 21st century ... says New York. London Evening Standard. 2007-03-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11-25). 
  25. ^ London is world capital of culture says LSE expert (新闻稿).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2008-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1-18). 
  26. ^ Cultural Strategy. Greater London Authority. 2010-09-06 [2012-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09). 
  27. ^ London tops ranking of destination cities. The Independent (London). 2011-06-01 [2012-06-12]. 
  28. ^ Beijing to overtake london as world's largest aviation hub. Centre for Aviation. [2012-06-12]. 
  29. ^ Global Cities Investment Monitor 2016 (PDF). www.agefi.fr. [2019-04-25]. 
  30. ^ Bourke, Joanna. London retains title as world's most international shopping destination. standard.co.uk. London Evening Standard. [2019-04-25]. 
  31. ^ The Wealth Report 2015. Knight Frank. [2019-04-25]. 
  32. ^ 32.0 32.1 Number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London continues to grow (新闻稿). Greater London Authority. 2008-08-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9). 
  33. ^ 33.0 33.1 IOC elects London as the Host City of the Games of the XXX Olympiad in 2012. 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 2005-07-06 [2006-06-03]. 
  34. ^ Languages spoken in the UK population. National Centre for Language. [2008-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9). 
  35.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ons-pop-estimates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36. ^ Largest EU City. Over 7 million residents in 2001. 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 [2008-06-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7-26). 
  37. ^ Focus on London – Population and Migration | London DataStore. Greater London Authority. [2012-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0-16). 
  38. ^ 38.0 38.1 2011 Census – Built-up areas. ONS. [2013-06-29]. 
  39. ^ Metropolitan Area Populations. Eurostat. 2012-08-30 [2013-05-04]. 
  40. ^ The London Plan – Introduction – Positioning London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4-04-07.. Greater London Authority. Retrieved 12 July 2013.
  41. ^ London: The greatest city. Channel 4. [2008-1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9). 
  42. ^ Lists: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UNESCO. [2008-11-26]. 
  43. ^ West End Must Innovate to Renovate, Says Report. What's On Stage (London). 2008-01-25 [2010-1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9). 
  44. ^ Oyster card celebrates 150th Tube anniversary. BBC News. 2012-12-10 [2013-01-10]. 
  45. ^ 45.0 45.1 Shanghai now the world's longest metro. Railway Gazette International (London). 2010-05-04 [2010-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9). 
  46. ^ 46.0 46.1 46.2 46.3 Mills 2001,第139页
  47. ^ Ackroyd, Peter. London. The New York Times. 2001-12-02 [2008-10-28]. ISBN 978-0-7011-7279-4. 
  48. ^ Coates, Richard. A new explanation of the name of London. Transactions of the Philological Society. 1998, 96 (2): 203–229 [2015-05-21]. doi:10.1111/1467-968X.000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9). 
  49. ^ 49.0 49.1 Denison, Simon. First 'London Bridge' in River Thames at Vauxhall. British Archaeology. July 1999, (46) [2011-0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9). 
  50. ^ 50.0 50.1 Milne, Gustav. London's Oldest Foreshore Structure!. Frog Blog. Thames Discovery Programme. [2011-0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9). 
  51. ^ Perring, Dominic. Roman London. London: Routledge. 1991: 1. ISBN 978-0-203-23133-3. 
  52. ^ British History Timeline —Roman Britain. BBC. [2008-06-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9). 
  53. ^ The last days of Londinium. Museum of London. [2013-0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1-08). 
  54. ^ The early years of Lundenwic. The Museum of London.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10). 
  55. ^ Viking Attacks. https://web.cn.edu/kwheeler/. [2014-08-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01).  外部链接存在于|publisher= (帮助)
  56. ^ Vince, Alan. London. (编) Lapidge, Michael; Blair, John; Keynes, Simon; Scragg, Donald. The Blackwell Encyclopedia of Anglo-Saxon England. Blackwell. 2001. ISBN 978-0-631-22492-1. 
  57. ^ Stenton, Frank. Anglo-Saxon England 3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1: 538–539. ISBN 978-0-19-280139-5. 
  58. ^ Blair, John. Westminster. (编) Lapidge, Michael; Blair, John; Keynes, Simon; Scragg, Donald. The Blackwell Encyclopedia of Anglo-Saxon England. Blackwell. 2001. ISBN 978-0-631-22492-1. 
  59. ^ History – 1066 – King William. BBC. [2008-05-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9). 
  60. ^ Tinniswood, Adrian. A History of British Architecture — White Tower. BBC. [2008-05-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9). 
  61. ^ UK Parliament — Parliament: The building. UK Parliament. 2007-11-09 [2008-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3-11). 
  62. ^ Palace of Westminster. UK Parliament. [2008-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4-04). 
  63. ^ Schofield, John; Vince, Alan. Medieval Towns: The Archaeology of British Towns in Their European Setting. 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 2003: 26. ISBN 978-0-8264-6002-8. 
  64. ^ Black Death. BBC History. [2008-1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9). 
  65. ^ Richard II (1367–1400). BBC. [2008-1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9). 
  66. ^ 66.0 66.1 Pevsner, Nikolaus. London I: The Cities of London and Westminster rev. edition, 1962. Introduction p. 48.
  67. ^ J. G. Pounds (1976). "An Historical Geography of Europe 450 B.C.-A.D. 1330, Part 1330". p. 430. CUP Archive,
  68. ^ Ramsay, George Daniel (1986). The Queen's Merchants and the Revolt of the Netherlands: The End of the Antwerp Mart. Volume 2, pp. 1 and 62–63.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7190-1849-7
  69. ^ The life and times of Sir Thomas Gresham, founder of the Royal Exchange: including notices of many of his contemporaries. With illustrations, Volume 2, pages 80–81, John William Burgon, E. Wilson, 1839.
  70. ^ Durston, Christopher. James I. London: Routledge. 1993: 59. ISBN 978-0-415-07779-8. 
  71. ^ A List of National Epidemics of Plague in England 1348–1665. Urban Rim. 2009-12-04 [2010-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5-04). 
  72. ^ Story of the plague. Channel 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9). 
  73. ^ Pepys, Samuel. Mynors Bright (decipherer); Henry B. Wheatley, 编. The Diary of Samuel Pepys. 45: August/September 1666. 1666-09-02 [1893]. ISBN 978-0-520-22167-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9). 
  74. ^ Schofield, John. London After the Great Fire: Civil War and Revolution. BBC History. 2011-02-17 [2013-07-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9). 
  75. ^ Rebuilding after the fire. Museum of London.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2-01). 
  76. ^ The Rebuilding of London After the Great Fire. Thomas Fiddian. 1940 [2008-04-27]. 
  77. ^ "Thief Taker, Constable, Police". Public Broadcasting Service (PBS).
  78. ^ Jackson, Peter. Rough justice – Victorian style. BBC News. 2009-08-03 [2011-12-13]. 
  79. ^ National Affairs: Capital punishment: a fading practice. Time (New York). 1960-03-21 [2011-12-13]. 
  80. ^ The Foundling Hospital. BBC History. 2011-02-17 [2011-12-13]. 
  81. ^ When a man is tired of London, he is tired of life: Samuel Johnson.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9). 
  82. ^ London: The greatest city. Channel 4. [2008-1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9). 
  83. ^ Hidden extras: cholera comes to Victorian London. London: The Science Museum. [2011-1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2-13). 
  84. ^ Brown, Robert W. London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Pembroke. [2011-1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2-30). 
  85. ^ London beats Paris to 2012 Games. BBC Sport. 2005-07-06 [2012-09-28]. 
  86. ^ London's population hits 8.6m record high. BBC News. [2015-05-21]. 
  87. ^ About the Greater London Authority. London Government. [2008-09-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9). 
  88. ^ Mayor of London. The current London Plan. London Assembly. January 2017 [2017-04-22].  PDF
  89. ^ Links to other websites — London boroughs. London Government. [2008-09-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19). 
  90. ^ http://www.communities.gov.uk/documents/statistics/pdf/1911067.pdf
  91. ^ About MOPAC. Greater London Authority. [2013-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11). 
  92. ^ MPA: Metropolitan Police Authority. Metropolitan Police Authority. 2012-05-22 [2013-05-04]. 
  93. ^ Policing. Greater London Authority. [2009-08-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1-21). 
  94. ^ Areas. British Transport Police. [2009-08-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9). 
  95. ^ Who we are. London Fire Brigade. [2009-08-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9). 
  96. ^ About us. London Ambulance Service NHS Trust. [2009-08-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9). 
  97. ^ Station list. Maritime and Coastguard Agency. 2007 [2009-08-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9). 
  98. ^ Thames lifeboat service launched. BBC News. 2002-01-02 [2009-08-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9). 
  99. ^ Port of London Act 1968 (PDF). [2013-11-3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3-12-03). 
  100. ^ 10 Downing Street — Official Website. [2008-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5-10). 
  101. ^ 101.0 101.1 UK Politics: Talking Politics — The 'Mother of Parliaments'. BBC. 1998-06-03 [2008-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9). 
  102. ^ General Election Results 2015. London DataStore. Greater London Authority. 2015-05-08 [2015-05-10]. 
  103. ^ Beavan, Charles; Bickersteth, Harry. Reports of Cases in Chancery, Argued and Determined in the Rolls Court. Saunders and Benning. 1865. 
  104. ^ Stationery Office. The Inner London Letter Post. H.M.S.O. 1980: 128. ISBN 978-0-10-251580-0. 
  105. ^ Geographers' A-Z Map Company. London Postcode and Administrative Boundaries 6. Geographers' A-Z Map Company. 2008. ISBN 978-1-84348-592-6. 
  106. ^ The Essex, Greater London and Hertfordshire (County and London Borough Boundaries) Order. Office of Public Sector Information. 1993 [2008-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9). 
  107. ^ Dilys, M Hill. Urban Policy and Politics in Britain. St. Martin's Press. 2000: 268. ISBN 978-0-312-22745-6. 
  108. ^ London in its Regional Setting (PDF). London Assembly. [2008-06-0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8-05-27). 
  109. ^ London Government Act 1963. Office of Public Sector Information. [2008-05-06]. ISBN 978-0-16-053895-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9). 
  110. ^ London — Features — Where is the Centre of London?. BBC. [2008-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1-18). 
  111. ^ Lieutenancies Act 1997. OPSI. [2008-06-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9). 
  112. ^ Barlow, I. M. Metropolitan Government. Routledge. 1991: 346. 
  113. ^ (1994) Collins English Dictionary, Collins Education plc.
  114. ^ Oxford English Reference Dictionary, Oxford English.
  115. ^ "HC 501 0304.PDF" (PDF). Parliament Publications
  116. ^ Schofield, John. British Archaeology (45). British Archaeology. June 1999 [2008-05-06]. ISSN 1357-444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9). 
  117. ^ Metropolis: 027 London, World Association of the Major Metropolises (PDF). [2010-05-03].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1-04-27). 
  118. ^ Sheppard, Francis. London: A Histo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10 [2008-06-06]. ISBN 978-0-19-285369-1. 
  119. ^ Flooding. UK Environment Agency. [2006-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2-15). 
  120. ^ "Sea Levels" – UK Environment Agency. Environment Agency. [2008-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5-23). 
  121. ^ Adam, David. Thames Barrier gets extra time as London's main flood defence. The Guardian (UK). 2009-03-31 [2009-1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9). 
  122. ^ Climate statistics for Australian locations. bom.gov.au. 
  123. ^ Weather Information for Naples. Worldweather.org. 2006-10-05 [2013-05-04]. 
  124. ^ tabella CLINO della stazione / CLINO Averages Listed for the station Napoli Capodichino[失效連結]
  125. ^ The Weather Network 18 November 2011
  126. ^ Prévisions météo de Météo-France – Climat en France 18 November 2011
  127. ^ World Weather Information Service – Toulouse 18 November 2011
  128. ^ August 2003 weather. [2012-09-18]. 
  129. ^ January 1962 weather. [2012-09-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03). 
  130. ^ Johnson, H; Kovats, RS; McGregor, G; Stedman, J; Gibbs, M; Walton6, H. The impact of the 2003 heat wave on daily mortality in England and Wales and the use of rapid weekly mortality estimates. Eurosurveillance. 2005-07-01, 10 (7). 
  131. ^ London's Urban Heat Island: A Summary for Decision Makers (PDF). Greater London Authority. October 2006 [2015-04-2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2-08-16). 
  132. ^ Ever warmer as temperatures rival France. Telegraph. 2015-05-16. 
  133. ^ London Heathrow Airport. Met Office. [2014-09-17]. 
  134. ^ British Weather Extremes: Daily Maximum Temperatures. Torro. [2014-09-17]. 
  135. ^ London Weather Centre analysis. weatheronline.co.uk. [2014-11-17]. 
  136. ^ climate: Climate London Weather Centre. Tutiempo. [2014-11-17]. 
  137. ^ London boroughs — London Life, GLA. London Government. [2008-1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13). 
  138. ^ Dogan, Mattei; Kasarda, John D. The Metropolis Era. Sage. 1988: 99. ISBN 978-0-8039-2603-5. 
  139. ^ London as a financial centre. Mayor of London.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1-06). 
  140. ^ West End still drawing crowds. BBC News. 2001-10-22 [2008-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9). 
  141. ^ Meek, James. Super Rich. The Guardian (London). 2006-04-17 [2008-06-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9). 
  142. ^ Information on latest house prices in the Royal Borough. Royal Borough of Kensington and Chelsea.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30). 
  143. ^ Rupert Jones. Average house prices in London jump 19 percent in a year. The Guardian (London). 2014-08-08 [2014-09-24]. 
  144. ^ 144.0 144.1 Flynn, Emily. Tomorrow's East End. Newsweek (New York). 2005-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8-29). 
  145. ^ Foyle, Jonathan. Hampton Court: The Lost Palace. BBC History. 2011-03-29 [2013-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9). 
  146. ^ Paddington Station. Great Buildings. [2008-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9). 
  147. ^ Lonsdale, Sarah. Eco homes: Wooden it be lovely... ?. The Daily Telegraph (London). 2008-03-27 [2008-1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9). 
  148. ^ Inside London's new 'glass egg'. BBC News. 2002-07-16 [2008-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9). 
  149. ^ Wildlife in London, England: LNHS Home page. lnhs.org.uk.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2-12). 
  150. ^ London Natural History Society.
  151. ^ "London's amphibians and reptile populations mapped". Laurie Tuffrey, The Guardian, Friday 27 July 2012
  152. ^ "10,000 Foxes Roam London". James Owen in London for National Geographic News, May 15, 2006
  153. ^ Mammals. The Royal Parks. 
  154. ^ Peter Law. London's first wild otter found. This Is Local London.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4-01). 
  155. ^ Mammals. cityoflondon.gov.uk. 
  156. ^ Liam O'Brien, (24 March 2013). "Dead whale found floating in the Thames Estuary 'will be examined'". The Independent on Sunday (London).
  157. ^ BBC Nature - A Question of Nature: How hidden is the UK's wild side?. BBC Nature. 
  158. ^ Rachel Bishop. Richmond Park deer cull begins. Wandsworth Guardian (London). 2012-11-05 [2012-11-09]. 
  159. ^ In pictures: London's urban deer. The Evening Standard. 
  160. ^ Emma Innes. Photographer snaps Muntjac deer in Mill Hill garden. Times Series. 
  161. ^ 161.0 161.1 A summary of countries of birth in London. Census Update (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 11 December 2012, 2011: 1 [12 December 2011]. 
  162. ^ The Principal Agglomerations of the World. City Population. [2009-03-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7-24). 
  163. ^ British urban pattern: population data (PDF). ESPON project 1.4.3 Study on Urban Functions. European Spatial Planning Observation Network: 119. March 2007 [2010-02-2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5-09-24). 
  164. ^ Leppard, David. Immigration rise increases segregation in British cities. The Times (London). 2005-04-10 [2009-08-08].  需要付费订阅
  165. ^ Metropolis World Association of the Major Metropolises (PDF). [2010-05-03]. ISBN 978-0-7306-2020-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1-04-27). 
  166. ^ Population density of London: by London borough, 2006 (PDF). UK Statistics Authority.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8-06-24). 
  167. ^ 'Rich List' counts more than 100 UK billionaires. BBC News Online. 2014-05-11 [2014-05-11]. 
  168. ^ World's Most Expensive Cities 2004. CNN. 2004-06-11 [2007-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9). 
  169. ^ "2011 Census: Key Statistics for Local Authorities in England and Wales". ONS. Retrieved 3 July 2014
  170. ^ Paton, Graeme. One fifth of children from ethnic minorities. The Daily Telegraph (London). 2007-10-01 [2008-06-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6-15). 
  171. ^ ONS. LC2109EWls - Ethnic group by age. www.nomisweb.co.uk. [2015-03-26]. 
  172. ^ Benedictus, Leo. Every race, colour, nation and religion on earth. The Guardian (London). 2005-01-21 [2008-05-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9). 
  173. ^ Census 2001: London. 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 [2006-06-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9). 
  174. ^ Kyambi, Sarah. Beyond Black and White: Mapping new immigrant communities. Institute for Public Policy Research. 2005-09-07 [2007-01-20]. ISBN 978-1-86030-284-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9). 
  175. ^ Table 1.4: Estimated population resident in the United Kingdom, by foreign country of birth, July 2009 to June 2010. 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 [2011-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9).  Figure given is the central estimate. See the source for 95 per cent confidence intervals.
  176. ^ 2011 Census, Key Statistics for Local Authorities in England and Wales. Ons.gov.uk. 2012-12-11 [2013-05-04]. 
  177. ^ About Saint Paul's Cathedral. Dean and Chapter St Paul's. [2008-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4-07). 
  178. ^ Lambeth Palace Library. Lambeth Palace Library. [2008-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9). 
  179. ^ Westminster Abbey. Dean and Chapter of Westminster. [2008-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9). 
  180. ^ West Minster Cathedral. Westminster Cathedral. [2008-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3-27). 
  181. ^ Church of England Statistics (PDF). Church of England. [2008-06-06]. [永久失效連結]
  182. ^ London Central Mosque Trust Ltd. London Central Mosque Trust Ltd. & The Islamic Cultural Centre. [2008-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9). 
  183. ^ sikhchic.com - The Art and Culture of the Diaspora - Sikh-Britons Second Wealthiest: Government Report. sikhchic.com. 
  184. ^ Comment: British Sikhs are the best example of cultural integration. politics.co.uk. 
  185. ^ Bill, Peter. The $300 billion Arabs are coming. London Evening Standard. 2008-05-29 [2013-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9). 
  186. ^ Census 2001 Key Statistics, Local Authorities in England and Wales 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
  187. ^ Hindu London. BBC London. 2005-06-06 [2006-06-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2-18). 
  188. ^ £17 m Sikh temple opens. BBC News. 2003-03-30 [2008-06-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9). 
  189. ^ Stanmore. The Jewish Agency for Israel. [2008-1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9). 
  190. ^ Paul, Jonny. Livingstone apologizes to UK's Jews. The Jerusalem Post. 2006-12-10 [2011-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9). 
  191. ^ "Cracking Up!". p. 178. Lulu.com
  192. ^ Brown, Jonathan. Jafaican and Tikkiny drown out the East End's Cockney twang. The Independent (London). 2006-04-11 [2008-08-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20). 
  193. ^ London's place in the UK economy, 2005–06 (PDF). City of London. [2008-03-1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6-05-25). 
  194. ^ The Economic Positioning of Metropolitan Areas in North Western Europe (PDF). The Institute for Urban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aris Île-de-France Region. December 2002 [2008-08-2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8-06-24). 
  195. ^ After the fall. The Economist (London). 2007-11-29 [2009-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9). 
  196. ^ Financial Centres — Magnets for money. The Economist (London). 2007-09-13 [2009-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9). 
  197. ^ http://www.nytimes.com/2010/01/21/business/global/21rglofinuk.html?_r=0
  198. ^ London Stock Exchange. London Stock Exchange plc. 2008 [2008-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9). 
  199. ^ London's Place in the UK Economy, 2005–6 (PDF). Oxford Economic Forecasting on behalf of the Corporation of London: 19. November 2005 [2006-06-1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6-05-25). 
  200. ^ Potter, Mark. London tops world cities spending league. Reuters. 2011-02-17 [2011-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9). 
  201. ^ 201.0 201.1 ARCHIVED CONTENT] Provisional Port Statistics 2009. Department for Transport – Webarchive.nationalarchives.gov.uk. [2011-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20). 
  202. ^ Lowe, Felix. Highgate trumps Chelsea as priciest postcode. The Daily Telegraph (London). 2008-02-19. 
  203. ^ U.K.'s Most Expensive Postcodes. Forbes. 2007-12-12. 
  204. ^ Availability. mydotlondon.com. [2015-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02). 
  205. ^ European Cities and Regions of the Future 2014/15. fDiIntelligence.com (London). 2014-02-17. 
  206. ^ London named as European City of the Future. London&Partners (London). 2014-02-17. 
  207. ^ City Mayors: UK and European cities compared. citymayors.com. 
  208. ^ Global Property Guide. Price per Square Meter United Kingdom - British Cost per Square Meter. Global Property Guide. 
  209. ^ Gas distributors. https://www.ofgem.gov.uk/. [2014-09-15]. 
  210. ^ Electricity distributor. http://www2.nationalgrid.com/. [2014-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14). 
  211. ^ London is the HR centre of opportunity in the UK. PersonnelToday.com. 2005-02-15 [2006-06-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9). 
  212. ^ "The Importance of Tourism in London (PDF).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7-06-28). ", Visit London. Retrieved 3 June 2006.
  213. ^ 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s Top 100 City Destinations Ranking. 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 2012-01-10 [2012-02-25]. 
  214. ^ "London 101: One Hundred and One Amazing Facts About London (PDF). Visit London.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7-06-28). 
  215. ^ Top 10 London Attractions. Visit London. 2011-04-01 [2011-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9). 
  216. ^ Transport for London. Transport for London. [2008-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1-18). 
  217. ^ How do I find out about transport in London?. Greater London Authority. [2008-06-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19). 
  218. ^ BAA Heathrow: Official Website. BAA. [2008-04-27]. 
  219. ^ Heathrow Airport Terminal 5. TMC Ltd. [2008-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9). 
  220. ^ Heathrow runway plans scrapped by new government. BBC News. 2010-05-12 [2011-0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9). 
  221. ^ BAA Gatwick: Gatwick Airport. BAA. [2008-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9). 
  222. ^ BAA Stansted : Stansted Airport. BAA. 2008 [2008-04-27]. ISBN 978-0-86039-476-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9). 
  223. ^ London Luton Airport. London Luton Airport. [2008-04-27]. ISBN 978-0-11-510256-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9). 
  224. ^ London City Airport — Corporate Information. London City Airport Ltd. [2008-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9). 
  225. ^ Transport for London. London Underground: History. [2012-12-30]. ISBN 978-0-904711-3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5-02). 
  226. ^ Key facts. Transport for London. [2009-1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5-29). 
  227. ^ Schwandl, Robert. London Underground. UrbanRail.net. 2001 [2006-09-24]. ISBN 978-3-936573-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10-06). 
  228. ^ Tube breaks record for passenger numbers (新闻稿). Transport for London. 2007-12-27 [2011-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20). 
  229. ^ The London 2012 legacy. Transport for London. [2013-08-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18). 
  230. ^ First Capital Connect. First Capital Connect. [2008-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2-01). 
  231. ^ Rail Station Usage. Office of Rail Regulation. [2009-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7-17). 
  232. ^ Tube exits. Transport for London. [2009-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7-22). 
  233. ^ Crossrail Regional Map. Crossrail. [2013-09-08]. 
  234. ^ Crossrail's giant tunnelling machines unveiled. BBC News. 2012-01-02. 
  235. ^ Leftly, Mark. Crossrail delayed to save £1bn. The Independent on Sunday (London). 2010-08-29. 
  236. ^ Rail. London First. London First. [2014-0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07). 
  237. ^ Eurostar. Eurostar. [2008-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20). 
  238. ^ Highspeed. Southeastern. [2011-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20). 
  239. ^ 239.0 239.1 August 2007, Rail Freight Strategy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5-05-29., London Rail
  240. ^ 240.0 240.1 What we do – Buses. Transport for London. Transport for London. [2014-04-05]. 
  241. ^ London's bus improvements get Parliamentary seal of approval. Transport For London. 2006-05-23 [2011-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9). 
  242. ^ London Black Cabs. London Black Cabs. [2008-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9). 
  243. ^ Tube. Transport for London. [2008-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20). 
  244. ^ What we do – Trams. Transport for London. Transport for London. [2014-0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05). 
  245. ^ Tramlink Factsheet (PDF). Transport for London. Summer 2009 [2010-02-1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0-03-11). 
  246. ^ London Cycling Campaign. Rosanna Downes. 2006-11-20 [2008-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9). 
  247. ^ Transport for London: Woolwich Ferry, 50 years on Retrieved 8 September 2013
  248. ^ Campbell, Ken (2000). "Guinness World Records 2001". p. 150.
  249. ^ Beds, Herts and Bucks Travel — All you need to know about the M25. BBC. 1988-08-17 [2010-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20). 
  250. ^ Mulholland, Hélène. Boris Johnson mulls 'intelligent' congestion charge system for London. The Guardian (London). 2009-03-16 [2009-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20). 
  251. ^ Charging Zone. Transport for London. [2008-06-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20). 
  252. ^ Who pays what. Transport for London. [2008-06-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08). 
  253. ^ Residents. Transport for London. [2008-06-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20). 
  254. ^ Santos, Georgina; Button, Kenneth; Noll, Roger G. "London Congestion Charging/Comments." Brookings-Wharton Papers on Urban Affairs. 15287084 (2008): 177,177–234.
  255. ^ Table 3 in Santos, Georgina; Button, Kenneth; Noll, Roger G. "London Congestion Charging/Comments." Brookings-Wharton Papers on Urban Affairs.15287084 (2008): 177,177–234.
  256. ^ 漫话英伦:伦敦哪条街交通事故最多?. 
  257. ^ 257.0 257.1 Numbers of students in London. London Higher. [2010-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20). 
  258. ^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 Overall for 2014. [2014-11-13]. 
  259. ^ Hipwell, Deirdre. The Sunday Times Good University Guide 2007 – Profile for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The Sunday Times (London). 2007-09-23 [2008-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20). 
  260. ^ FT Global MBA Rankings. Financial Times (London). [2010-0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20). 
  261. ^ About us. University of London. [2014-12-01]. 
  262. ^ HESA Statistics: United Kingdom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07-09-28.. HESA. Retrieved 6 April 2015
  263. ^ Colleges and Institutes. University of London. [2010-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20). 
  264. ^ About London Met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09-01-24. London Metropolitan University, August 2008
  265. ^ University of the Arts London. The Guardian (London). 2008-05-01 [2010-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20). 
  266. ^ Carvel, John. NHS hospitals to forge £2bn research link-up with university. The Guardian (London). 2008-08-07 [2010-09-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20). 
  267. ^ Piccadilly Lights. Land Securities. [2008-1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20). 
  268. ^ Sondheim and Lloyd-Webber: the new musical The New York Times.. referred to Andrew Lloyd Webber as "the most commercially successful composer in history"
  269. ^ 269.0 269.1 269.2 269.3 Theatres and concert halls.. Your London. [2008-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1-24). 
  270. ^ 2001: Public houses. BBC. [2008-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20). 
  271. ^ Oxford Street gets its own dedicated local police team. The Londoner. September 2006 [2007-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30). 
  272. ^ Chinatown — Official website. Chinatown London. [2008-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20). 
  273. ^ One Queen, Two Birthdays. Royal Government. [2008-09-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20). 
  274. ^ 274.0 274.1 274.2 274.3 London in Literature,. Bryn Mawr College. [2008-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20). 
  275. ^ Working Title Films. Universal Studios. [2008-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20). 
  276. ^ Organisation. 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 [2013-11-18]. 
  277. ^ 277.0 277.1 London's top 40 artists. BBC. 2006-04-06 [2008-09-09]. ISBN 978-0-89820-135-2. 
  278. ^ Punk. Allmusic. [2010-02-19]. 
  279. ^ History of music in London. The London Music Scene. [2009-08-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20). 
  280. ^ Walker, Tim (28 July 2008). "Mumford & Sons, The Luminaire, London". The Independent (London). Retrieved 13 October 2012.
  281. ^ Warren, Emma. From the Dug Out and dreads to DMZ and dubstep: 10 classic club nights. Guardian Music Blog (London). 2011-12-09 [2012-10-13]. 
  282. ^ Kensington Gardens. The Royal Parks. 2008 [2008-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9). 
  283. ^ Madame Tussauds — Official website. Madame Tussauds. [2008-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9). 
  284. ^ Madame Tussauds — Tourist Information. Tourist Information UK. [2008-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9). 
  285. ^ Mills, A., Dictionary of London Place Names, (2001)
  286. ^ Green Park. The Royal Parks. 2008 [2008-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2-01). 
  287. ^ Greenwich Park. The Royal Parks. 2008 [2008-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9). 
  288. ^ Bushy Park. The Royal Parks. 2008 [2008-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9). 
  289. ^ Richmond Park. The Royal Parks. 2008 [2008-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9). 
  290. ^ Richmond Borough Council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5-08-26.
  291. ^ Kew, History & Heritage (PDF). Royal Botanic Gardens, Kew. [2013-01-2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8-08-29). 
  292. ^ City of London Corporation Hampstead Heath. City of London Corporation. [2010-0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9). 
  293. ^ Epping Forest You & Your Dog (PDF). brochure. City of London. [2010-03-13].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1-07-04). 
  294. ^ Ramblers. Corporation of London Open Spaces. Ramblers.org.uk. [2011-1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0-29). 
  295. ^ Green spaces. City of London. [2012-07-27]. 
  296. ^ Kenwood House. English Heritage. [2008-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9). 
  297. ^ Epping Forest. cityoflondon.gov.uk. 
  298. ^ Phil Marson. Inner London Ramblers - Walk Ideas. innerlondonramblers.org.uk. 
  299. ^ Wandle Trail - Map. Sustrans. 
  300. ^ Ideas for London walks from the Inner London Walking Group
  301. ^ London 1908. 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 [2011-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20). 
  302. ^ London 1948. 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 [2011-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20). 
  303. ^ England — Introduction. Commonwealth Games Federation. [2008-1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20). 
  304. ^ London Defeats Doha to host 2017 International Athletics Championships. Gamesbids.com. [2011-1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1-13). 
  305. ^ TheFA.com — Premier League. The FA.com. The Football Association. 2004-01-17 [2008-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4-10-27). 
  306. ^ Wembley Stadium History — Official Website. Wembley National Stadium Limited. [2008-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4-03). 
  307. ^ Wembley Stadium — Presspack — Facts and Figures. Wembley National Stadium Limited. [2008-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5-16). 
  308. ^ Premiership Rugby: Clubs. Premier Rugby. [2010-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20). 
  309. ^ RFU apply for two additional concerts at Twickenham Stadium in 2007 (新闻稿). Twickenham Rugby Stadium. 2006-10-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25). 
  310. ^ Wimbledon — official website. The All England Tennis and Croquet Club (AELTC). [2008-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4-23). 
  311. ^ Clarey, Christopher. Traditional Final: It's Nadal and Federer. The New York Times. 2008-05-07 [2008-07-17]. Federer said[:] 'I love playing with him, especially here at Wimbledon, the most prestigious tournament we have.' 
  312. ^ Will Kaufman & Heidi Slettedahl Macpherson (编). Tennis. Britain and the Americas. 1 : Culture, Politics, and History. ABC-CLIO: 958. 2005. ISBN 1-85109-431-8. this first tennis championship, which later evolved into the Wimbledon Tournament ... continues as the world's most prestigious event. 
  313. ^ Burke, Monte. What Is The Most Prestigious Grand Slam Tennis Tournament?. Forbes (New York). 2012-05-30 [2013-06-25]. 
  314. ^ About Lord's—the home of cricket — official website. MCC. 2008 [2008-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20). 
  315. ^ The Brit Oval — Official Website. Surrey CCC. 2008 [2008-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20). 
  316. ^ Flora London Marathon 2008. London Marathon Ltd. [2008-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4-26). 
  317. ^ The Oxford and Cambridge Boat Race — Official Website. The Oxford and Cambridge Boat Race. [2008-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20). 
  318. ^ 125 years of Wimbledon: From birth of lawn tennis to modern marvels CNN. Retrieved 28 September 2011
  319. ^ Lord's. Cricinfo. [2009-08-22]. 

来源[编辑]

书籍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