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松鼠会 http://songshuhui.net 剥开科学的坚果,让科学流行起来 Mon, 11 Feb 2019 06:29:44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4.3.18 http://songshuhui.net/wp-content/uploads/cropped-songshuhui-32x32.jpg 科学松鼠会 http://songshuhui.net 32 32 不想再酸了?试试这颗神奇的小果子~ 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104236 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104236#comments Mon, 11 Feb 2019 06:29:44 +0000 http://songshuhui.net/?p=104236

本文来自窗敲雨的微信个人公众号“酷炫科学”,未经许可不得进行商业转载

最近逛社交网络的一个突出感觉就是:大家纷纷迷恋上了吃柠檬,动不动就要开始酸了……

vrain-miracle-fruit-1

柠檬确实是很酸啦……但如果想要改变这令人难以承受的酸味,其实也有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从此柠檬比蜜甜,再也不酸了~

是的,朋友们,这篇文章和柠檬精心态毫无关系,下面我要趁机开始讲神秘果了。

神秘果这种东西,小时候就会在一些科普书上看到,描述得也是十分神秘:这个神奇的小果子,只要嚼一嚼它,再吃什么都能比蜜甜!

vrain-miracle-fruit-2

这个说法很迷人,不过其实不太准确。确切地说,神秘果(Synsepalum dulcificum)这种原产自西非的小果实只会对人的味觉做一件事:变酸为甜。在咀嚼了这种果子之后,很酸的柠檬吃起来会变得像甜橙一样,甜度大增。不过如果是苦的东西,那就还是苦的,并不会变甜。神秘果的这种改变味觉的作用可以持续上1个小时左右。

这是怎么做到的?这里面具体的机制还有不清楚的地方,不过可以讲讲现在人们已经知道的部分:改变味觉的关键成分是一种蛋白质,被称为神秘果蛋白(Miraculin),这东西本身尝起来并不甜。

有实验发现,这种蛋白质可以结合到人类的甜味受体上,并且它会产生一种依赖pH变化的激活作用:在中性环境里就没什么激活作用,而当pH降低的时候就会激活味觉受体。也就是说,这东西在酸的环境里就会开始让受体产生甜的信号。于是就出现了变酸为甜的神奇感觉。

vrain-miracle-fruit-3

(神秘果蛋白)

因为这种特性,神秘果蛋白也是人们心目中的甜味剂候补,不过在食品工业中使用它还会遇到不少麻烦:首先蛋白质不耐热,其次这东西的作用时间有点太长,你吃完一个添加神秘果蛋白的食物,接下来1小时吃别的都不是原来的味了……

现在市面上也能买到一些神秘果制品,可以用来体验这种奇妙的感觉。不过需要提醒的是:虽然有了它,极酸的食物也会尝起来甜甜的,但这些酸可并没有消失,它们依然会刺激你的牙齿和胃,尝尝就得可别吃太多了。

vrain-miracle-fruit-4

(柠檬是不酸了,但照样倒牙……)

本文参考:Molecular mechanisms of the action of miraculin, a taste-modifying protein.

kxkx-qr

]]>
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104236/feed 1
蚕豆:有时恐怖有时美味的胖豆子 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104188 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104188#comments Sun, 10 Feb 2019 22:29:43 +0000 http://songshuhui.net/?p=104188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物种日历”,未经许可不得进行商业转载

小时候外婆家附近,常有人种一些蚕豆。在蚕豆开花的季节,年幼的我每次经过时,都会很害怕——因为蚕豆的每瓣花瓣上,都有一个明显的黑色斑点,而蚕豆的植株又挺高,看上去就像一个长满了眼睛的怪物,要把我内心的秘密都挖了去。

颇有些可怕的蚕豆花。图片:flickriver.com

颇有些可怕的蚕豆花。图片:flickriver.com

记忆中的蚕豆

其实除了白色的花瓣,蚕豆还有不同深浅的紫色花瓣品种,不过似乎在中国南方并不太常见。当然无论花瓣主体是什么颜色,上面这个黑黝黝的“眼珠”总是存在。

从菜场买回来的蚕豆荚圆胖光滑,讨人喜爱。外婆总会拉上我一起,把蚕豆板从豆荚中剥出来,然后用一把老式的菜刀在每个豆皮上划一刀,再和小葱一起加盐加糖重油炒熟。外婆做的蚕豆总是很入味,但颜色依然保持碧绿,蚕豆瓣保留着一点点脆的口感同时又软糯嫩滑,记忆中总和初夏的气息联系在一起。

蚕豆胖胖的果荚,和里面包裹着的更加憨态可掬的蚕豆。图片:mckenzieseeds.com

蚕豆胖胖的果荚,和里面包裹着的更加憨态可掬的蚕豆。图片:mckenzieseeds.com

古老的豆子

蚕豆原产于地中海沿岸,被人类种植食用的历史非常古老。从新石器时代就有人开始种植蚕豆了,连古埃及的坟墓中都有发现。蚕豆拉丁文学名叫作Vicia faba,英语俗名叫Fava Bean或者Broad Bean,在欧美也偶尔能买到,但是普遍比国内能买到的老一些而且味道淡一些,做成清炒蚕豆总是差口气,多用于制作炸豆丸子之类的菜。

蚕豆的广泛种植一来在于它能够固氮(豆科嘿哟嘿),生长迅速,营养又较为均衡。遇到灾荒年其他作物都种不了时,蚕豆可以种来救急,中国一度是世界上蚕豆产量最多的国家,在50年代曾经产量超过30亿公斤。

Falafel,一道用鹰嘴豆和蚕豆泥制作的中东菜肴,在欧美算是中东素菜的代表。图片:cw.ua.edu

Falafel,一道用鹰嘴豆和蚕豆泥制作的中东菜肴,在欧美算是中东素菜的代表。图片:cw.ua.edu

令我欣慰的是,发现觉得蚕豆花的模样很吓人的不只我一个。古希腊人和古罗马认为蚕豆和冥界有关,会在葬礼上使用蚕豆,据传毕达哥拉斯认为蚕豆里住有死者的灵魂,所以不能食用。不知道这是否与蚕豆病在地中海地区的发病率偏高有关。

蚕豆病是什么?

如果你没有蚕豆病,即使生吃蚕豆也不会有生命危险——虽然你肚子可能会不太舒服。蚕豆中植物红细胞凝集素的含量蛮低,并不需要像四季豆那样非常担心因为没有做熟透,吃下去对人有毒这件事。

毕达哥拉斯:与豆子们为敌的男人。图片:droithumaincolombia.com

毕达哥拉斯:与豆子们为敌的男人。图片:droithumaincolombia.com

蚕豆病的全称是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是一种常见的先天遗传性疾病。由于相关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患有蚕豆病的人主要是男性,中国男性的发病率大约在2%到5%之间。蚕豆中含有的蚕豆嘧啶会干扰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但普通人能够生产足够多的这种酶,所以蚕豆中的蚕豆嘧啶对没有这个基因缺陷的人来说是小事一桩。

但蚕豆病患者由于遗传基因的先天缺陷,本来就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一被蚕豆干扰,红细胞抗氧化能力进一步下降,无法代谢葡萄糖,导致红细胞破裂,从而出现急性溶血症状。

蚕豆病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和地中海贫血高度接近,被认为受到了疟疾的选择压力。一般在疟疾较为高发的地区,蚕豆病在男性中的发病比例也会比较高,中非的一些国家,例如安哥拉和刚果等,男性患蚕豆病的比例可以达到两位数。一些非常敏感的人,甚至接触到蚕豆的花粉都会出现症状。

大多数人还是不用担心

蚕豆病虽然可怕,但是如果你没有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就完全可以以各种方式享受蚕豆。吃蚕豆的方法不仅仅限于新鲜的清炒蚕豆、蚕豆瓣汤,或是你爱用来磨牙的干蚕豆,一些西式的做法,譬如说把蚕豆煮熟后和奶酪混合在一起涂在面包上吃,都非常棒。

你一定吃过的“兰花豆”。图片:Alex Ex / wikimedia

你一定吃过的“兰花豆”。图片:Alex Ex / wikimedia

一盘上好的油炸蚕豆绝对是解馋+消磨时间的利器。图片:cookingwithelise.com

一盘上好的油炸蚕豆绝对是解馋+消磨时间的利器。图片:cookingwithelise.com

蚕豆的种子蛋白质含量超过20%,又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从营养学角度是一种蛮不错的食材。当然,从社交上来说,你只要明白吃太多蚕豆会容易让肠道产生大量的气体,就可以了。

]]>
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104188/feed 4
这些团伙作案的劫匪,是世界上最大的狒狒 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104197 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104197#comments Sat, 09 Feb 2019 22:28:56 +0000 http://songshuhui.net/?p=104197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物种日历”,未经许可不得进行商业转载

位于南非开普半岛的开普敦(Cape Town),是一座以自然风光著称的城市。它拥有碧波荡漾的海湾,云雾缭绕的桌山,还有400多位身份特殊的“客人”——生活在开普半岛上的十六群狒狒。

野生的狒狒为什么会来到城里呢?对狒狒而言,城市里到处都是新奇的食物和玩具。有的狒狒闯进超市,在店主眼皮底下抢夺水果;有的狒狒会爬上好几层高的楼房,在别人家里上演“闹天宫”;有的狒狒甚至能打开没上锁的车门。2010年,开普敦举办世界杯比赛,南非政府花了60多万美元管理狒狒,就是为了防止它们和热血沸腾的球迷发生正面冲突。

“站住,抢劫!”图片:Cyril Ruoso

“站住,抢劫!”图片:Cyril Ruoso

开普敦的狒狒属于豚尾狒狒(Papio ursinus),是狒狒里体型最大的一种,雄性体重可达30公斤,长着锥子般锋利的犬齿。曾有人被狒狒撞下山坡摔死的案列,被狒狒咬伤的人就更多了。

勇敢狡猾的人类至亲

说到狒狒与人类的关系,最著名的就是古埃及人对于狒狒的崇拜。在古埃及,阿拉伯狒狒(Papio hamadryas)是主管月亮和智慧的神透特(Thoth)的象征,荷鲁斯神(Horus)的第四个儿子哈比(Hapy)长着狒狒的头。古埃及人甚至把狒狒和人类合葬来表达尊重。玛阿特卡勒(Maatkare-Mutemhet)是埃及二十一世王朝的一位女祭司,死于大约三千年前。她的棺材里有一具小小的木乃伊,起初人们以为那是她的孩子,后来才发现那是一只狒狒。

古埃及人用来存放木乃伊内脏的坛子,上面装饰着荷鲁斯神的儿子哈比神的头像。图片:Bin im Garten / Wikipedia

古埃及人用来存放木乃伊内脏的坛子,上面装饰着荷鲁斯神的儿子哈比神的头像。图片:Bin im Garten / Wikipedia

在法老王时代,阿拉伯狒狒可能生活在埃及境内,所以古埃及人对狒狒相当熟悉。对西方世界来说,狒狒却是来自异国的怪物。古罗马作家克劳狄俄斯·埃利安(Claudius Aelianus)说,埃塞俄比亚有一种怪物,模样像人,脸和牙齿却像狗,指甲尖利,跑得很快。这段描写的原型,显然就是狒狒。

瑞士哲学家康拉德·格斯纳(Conrad Gesner)在1551到1558年间出版了《动物史》(Historiae animalium),堪称动物科学的奠基之作。这部书里的猴子图像,有的绘制得相当逼真,但阿拉伯狒狒的图像不伦不类:脸像猫又像猴子,脸周围的鬃毛好像太阳的光芒,四肢和躯干却酷似人型。

《动物史》 “半人半兽”的狒狒图像。图片:streetsofsalem

《动物史》 “半人半兽”的狒狒图像。图片:streetsofsalem

不论在古埃及还是西方世界,“狒狒”的形象,都经常与“人类”发生重合。这也许是因为狒狒狡诈多端的个性,也可能是因为狒狒经常与人接触。在灵长类动物里,狒狒是和人类互动最多的一类,也是对人类财物危害最大的一类。大多数野生动物,都对人类改造过的环境望而却步。但狒狒适应能力极强,又很聪明,可以很好地利用人类提供的新资源。仿佛人类苦心创造的一切,都是为它们的生活幸福准备的。

摆弄镜子的狒狒。图片:Jean-Jacques Alcalay

摆弄镜子的狒狒。图片:Jean-Jacques Alcalay

进化论的思想出现以后,人们把狒狒“拟人化”的理由就更充分了。狒狒是灵长类,是我们的至亲,它与我们相像也是理所当然。达尔文在《人类的由来与性选择》里,记录了一只狒狒的“英雄事迹”:一群狗攻击狒狒群,在狒狒们逃跑的时候,一只小狒狒掉队了,被狗包围了起来。这时,一只大公狒狒冲进狗群,把小狒狒营救出来。达尔文写作这部书,目的在于证明人类是从“低等”的灵长类进化而来,他说,他乐意做这只勇敢的狒狒的后代。

冲出牢笼的人形动物

现代汉语里,“狒狒”通常是指猴科狒狒属(Papio spp.)的五种狒狒,再加上狮尾狒属的一种狮尾狒狒(Theropithecus gelada)。但是,古代汉语里的“狒狒”,并非现实存在的动物。在汉代成书的《尔雅》里,就有“狒狒”一词,根据《尔雅》的说法,“狒狒”是一种“似人”的怪物。中国古籍的作者们,有的说狒狒是能说话的动物,有的说狒狒是有法力的山神,但都没有脱离“半兽半人”的形象。

1890至1893年之间,晚清画家吴友如绘制了一部《中外百兽图》。这部书里有一种叫“巴笨”的动物,产自非洲,又名“狗头猴”。“巴笨”是英文“Baboon”(今天我们所谓的“狒狒”)的音译,可见在当时,人们还没有用“狒狒”这个词来指代“Baboon”这类动物。吴友如还说,“巴笨”的脸和屁股“红绿鲜妍”,显然,他把狒狒和狒狒的亲戚山魈(Mandrillus sphinx)混为一谈了。

脸臀颜色鲜艳,说的谁,很明显了。图片:Robert Young

脸臀颜色鲜艳,说的谁,很明显了。图片:Robert Young

也许是因为受进化论思想影响,中国人知道“Baboon”之后不久,就选用了古书里的“狒狒”这个词,来称呼这类特别的动物。古籍中的“狒狒”是“半兽半人”,现实中的“狒狒”恰好也是“人的亲戚”。古书中的“狒狒”,还有一个别名“山都”,这个词也被借用过来,专指豚尾狒狒。

1922年,周作人发表过一篇短文《狒狒之出笼》。讲原始人把狒狒等猿猴锁进铁笼,当成奴隶,后来,狒狒的后代要追求自由,原始人的后代感到恐惧。这个故事跟《人猿星球》颇为相似。显然,周作人是在借用动物,暗喻不同民族和阶级之间的关系,而最适合象征人类的动物,无疑就是人类的亲戚——猿猴了。

不得不说,狒狒确实与人有着相似的习惯,比如……泡澡。图片:J.-J. Alcalay & B. Marcon / Biosphoto

不得不说,狒狒确实与人有着相似的习惯,比如……泡澡。图片:J.-J. Alcalay & B. Marcon / Biosphoto

豚尾狒狒的真面目

豚尾狒狒生活在非洲南部,分布相当广,它们对环境的适应力很强,热带干旱草原、低地草原、高地草原、沿海森林、山地森林都是它们的“家”。豚尾狒狒的主食是植物的果实、叶子和根,也捕捉昆虫、啮齿类、鸟等小动物。有时,豚尾狒狒也会猎杀更大的动物,比如幼小的黑斑羚(Aepyceros melampus)。

豚尾狒狒捕杀了一只刚出生的小黑斑羚。图片: Pete Oxford / naturepl.com

豚尾狒狒捕杀了一只刚出生的小黑斑羚。图片: Pete Oxford / naturepl.com

豚尾狒狒是群居动物,一群狒狒可以超过七十只。大群里又包含多个小群体,每个小群体包含雄狒狒“家长”和他的“妻妾”、孩子,形成多层的社会结构。雄狒狒成年之后,就会离开他出生的小群体,去建立自己的家庭。而雌狒狒会留在群体中,和雌性亲属共同生活。雄性狒狒对亲戚没什么感情,但雌性狒狒之间的“亲情纽带”相当紧密,如果雌狒狒之间发生争斗,其他雌狒狒就会赶过来,为自己的亲戚“助拳”。

山崖上的狒狒群体。图片:Chris & Tilde Stuart / www.flpa-images.co.uk

山崖上的狒狒群体。图片:Chris & Tilde Stuart / www.flpa-images.co.uk

狒狒的小群体经常会发生“王朝更替”。外来的雄狒狒赶走雄性“家长”,霸占雌性狒狒。为了尽早生育自己的后代,新来的雄狒狒会杀死上一任“家长”的幼儿,让雌狒狒提前结束哺乳期,与新“家长”交配繁殖。这种杀婴行为,在灵长类中相当常见。

斗殴现场。图片: Nigel J. Dennis / www.photoshot.com

斗殴现场。图片: Nigel J. Dennis / www.photoshot.com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把豚尾狒狒的保护级别评为无危(Least Concern)。也就是说,豚尾狒狒的家族还比较兴旺,没有灭绝的风险。但是,在个别地区,豚尾狒狒的数量正在急剧减少。有时人们会为了吃肉或娱乐,猎杀豚尾狒狒。但威胁豚尾狒狒种群的最主要因素,并不是为获取战利品而进行的猎杀,而是人与狒狒争夺生存空间的竞争。现在,人口日益增长,越来越多的土地被开发成农田和居住地,挤压狒狒的生存空间。狒狒偷吃人类种植的农作物,又会被人当成“害兽”捕杀。

一些农田和居民区,会采用不致命的手段赶走豚尾狒狒,保护财产,比如通电栅栏、鞭炮、用颜料小球做子弹的气枪。但狒狒灵活又狡猾,在人与狒狒的斗争中,即使有现代的工具助阵,人类也很难取得全胜。

与其说哪一方获胜,不如说两败俱伤,图为正在驱赶狒狒的开普敦居民。图片:Cyril Ruoso

与其说哪一方获胜,不如说两败俱伤,图为正在驱赶狒狒的开普敦居民。图片:Cyril Ruoso

接受判决的“非人”

2010年,开普敦的管理部门,对城市里肆虐的狒狒忍无可忍,通过了一项规定:如果狒狒犯下的“罪行”太过严重(攻击人,闯入民宅,一周之内抢东西超过五次),就要记录在案,行为特别恶劣的狒狒要安乐死。对于许多市民来说,这种处理狒狒的方法,可以说是“大快人心”,但也有人提出异议。

简妮·特里索恩(Jenni Trethowan)是一位社会活动人士,专注于保护狒狒。她说,杀死狒狒根本就是“头疼医脚”——需要管理的不是狒狒,而是人。特里索恩认为,需要管理的不是动物,而是人,我们可以通过教育和法规来管理人,让人学会跟狒狒和平共处。而且,特里索恩提出,狒狒群里的雄性“家长”攻击性最强,跟人发生冲突的的可能性也最大。如果因为狒狒“家长”犯了错误,就把它“判处死刑”,狒狒群就会群龙无首而崩溃。所以,杀死“犯罪”的狒狒,有可能威胁到开普敦狒狒种群的生存。

抱着孩子的雌性豚尾狒狒在为雄狒狒理毛。图片:Andrew Forsyth / www.flpa-images.co.uk

抱着孩子的雌性豚尾狒狒在为雄狒狒理毛。图片:Andrew Forsyth / www.flpa-images.co.uk

特里索恩为狒狒“辩护”的主要动机,不是出于理性而是出于感情。她说,狒狒和人一样是有感情,会悲伤的动物,杀死它们是不道德的。当然,野生动物管理不能过分依赖感情。特里索恩的言论,依赖的感情成分多,实证的成分少。无法否认的是,用“严刑峻法”管理狒狒收到了成效。狒狒进城抢劫的事件虽然还在发生,但频率明显降低了。开普敦大学的生态学家贾斯丁·欧瑞恩(Justin O'Riain)表示,开普敦的豚尾狒狒的数量很稳定,并没有因为杀死了个别“犯罪分子”而出现崩溃。

忽视管理狒狒取得成就的事实,而一味强调“杀狒狒是残忍的”,不是管理野生动物的正道。宣传不实信息就更不可取了。从这些方面来看,特里索恩的言行,似乎与一些极端的“猫狗保护者”有着相似之处。但我们不能忽视狒狒与阿猫阿狗的不同:狒狒太过于“像人”了,使人情不自禁地产生同情。

特里索恩声称,看着狒狒的时候,她犹如教徒“开悟”一样,懂得了有关人类的道理。我们无法知道,特里索恩的在想什么,但她把狒狒和人相提并论,显然也把狒狒“拟人化”了。于是,狒狒又一次在人类缔造的寓言里,戴上了“人”的假面,扮演起“似人非人”的角色。

但对狒狒而言,在人类的文化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并不重要。图片:Tony Heald / naturepl.com

但对狒狒而言,在人类的文化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并不重要。图片:Tony Heald / naturepl.com

]]>
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104197/feed 1
每年导致几百万人住院的食品安全风险,却被大多数人忽视了 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104221 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104221#comments Sat, 09 Feb 2019 06:28:53 +0000 http://songshuhui.net/?p=104221 在餐饮行业中,麦当劳被认为是流程标准化和高安全标准的标杆,不过2018年美国麦当劳出现了一起“沙拉污染”的事件,很让消费者震惊。根据美国食药局(FDA)和疾控中心(CDC)发布的消息,十多个州发现了几百个病例,至少几十人入院。致病原因是麦当劳餐厅的生菜和胡萝卜沙拉,其中含有环孢子虫。环孢子虫是一种单细胞寄生虫,体积微小,不能被肉眼所看见,人体感染后可能出现腹泻、呕吐、高烧等症状。

图片来自pixabay

图片来自pixabay

无独有偶,中国也曝出了一起令人震惊的食品安全事故。在桂林某国际大酒店召开的一场学术会议后,约有500名会议代表在酒店用餐,导致至少252人到医院就诊。当地疾控中心确认致病原因是沙门氏菌感染,来源于“该酒店在食材安全卫生、饮食制作规范和厨师健康管理等方面都可能存在问题”。

沙门氏菌是食物中最常见的致病细菌之一。它有2500多种血清型,广泛存在于各种家养和野生动物中,因而在肉、禽、蛋、奶等动物性食品中很容易出现。沙门氏菌的存活能力很强,在水中能够存活几个月,在干燥环境中也能存活几周。所以,对于使用粪肥的蔬菜,沙门氏菌也可能从肥料传递到蔬菜进入食品供应链。饮用水污染也是常见的传播途径。

环孢子虫和沙门氏菌只是食源性疾病感染源中的例子。除了它们,还有很多致病微生物存在。麦当劳的这起沙拉事故和桂林的这起沙门氏菌事故,也只是因为集中爆发才引起巨大关注。实际上,微生物导致的食源性疾病占据着食品安全事故中最大的份额。2011年的《中国食品卫生杂志》上有一篇论文,估计中国每年因为微生物污染导致的食源性疾病数目高达9411万,其中就诊近2475万,住院336万,死亡8539人。

致病微生物引起的食品安全事故是最多的,却是最被公众忽视的。除非出现大型集中的感染,公众和媒体都不会有兴趣关注。而这类事故之所以很普遍,首先在于微生物无处不在,其污染可以在农田到餐桌的任何环节中出现——一个“安全”的食品,随时可能出现致病微生物而变得不安全。而大家通常关注的那些风险因素,比如农残、重金属、非法添加物、食品添加剂超标等等,都是稳定存在、容易检测和追溯的,而且可以追溯到“不良商家”那里,处罚起来也是“大快人心”。微生物污染的检测则要要麻烦得多。搜集样品、检测、确定感染原因,都需要很专业规范的操作。在现实生活中,大家遇到腹泻、腹痛、发烧、呕吐等症状,也很难归结到吃过的哪一样食品中,通常也就自认倒霉,不会去举报追责。据美国CDC的估计,发达国家微生物导致的食源性疾病漏报率可达95%,而发展中国家还要更高。

防范微生物导致的食品安全事故,更多只能靠自己“照顾好自己”。

图片来自pixabay

图片来自pixabay

首先,出门就餐要注意选择餐馆。餐馆食材繁多,不同食物的烹饪和保存方式不同,如果餐馆工作人员不能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出现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就要高得多。而所谓的“规范操作”,又跟餐馆的管理密切相关——管理严格,操作规范,也就意味着增加成本。价格贵的餐厅不见得一定卫生,但价格过于便宜的在是“没有能力”保证安全卫生。所以出门就餐,多花点钱选择卫生条件更好的餐厅,是降低中招风险最现实的做法。桂林事故中的国际大酒店都能出现事故,在便宜的路边小店和三无摊点,“中招”的可能性就要大得多了。

其次,在卫生条件不是那么好的餐馆,避免凉菜。凉菜都是提前做好的,存放时间。食物做熟之后,细菌就更容易生长。如果接触的厨具、工作人员的手、以及环境中存在致病细菌,那么在存放的过程中就容易长起来。餐饮卫生标准对凉菜的制作销售有更为严格的操作规范,但在现实中餐馆经常忽视。桂林的事故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而相对来说热菜就要安全许多,即便是有致病微生物,在烹饪之后也基本上会被杀死,趁热吃的话中招的风险也就要小得多了。

第三,尽量熟食,避免生食。现在有许多人追求生食,认为“更健康”“不损失营养”。微生物无处不在,尤其是许多人认为“更安全”的生态蔬菜、有机蔬菜,有更大得可能存在着微生物和寄生虫风险。麦当劳的环孢子虫感染,就是因为生吃的生菜和胡萝卜。大家认为“食品安全标准高”的欧洲,也有过黄瓜和菠菜导致的大肠杆菌污染。中国的此类事故不多,一方面是报告和统计系统不完善,更重要的愿意也是中国人民往往喜欢把这些蔬菜做熟了吃。生吃动物性食品风险就更高,比如中国吃鱼生最有名的顺德,也是寄生虫感染率极高的地方。

第四,注意厨房卫生,尤其是生熟分开。许多人相信“自己做的食物很安全”,其实只是一厢情愿。家庭厨房中最容易忽视的就是生熟分开,尤其是菜板、刀具。生食材上的微生物传递到菜板和刀具上,再传递到熟食中,在存放中就会长起来。

最后,小心保存食物。食材和环境中难免存在致病微生物,保障安全的关键一是避免“菌种”,二是控制它们的生长。冰箱对于保存食品很重要,但它也不是食品安全的保险箱,时间长了细菌同样会长起来。最现实、最有用的方式是:少买快用,加快周转、不要囤积食物——一次买得多固然便宜,但如果放坏了甚至吃出问题了,也就得不偿失。

本文来自云无心的微信个人公众号,系今日头条签约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104221/feed 0
『异兽志』古人叶公好龙,今人好尼斯湖水怪 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104124 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104124#comments Fri, 08 Feb 2019 22:28:50 +0000 http://songshuhui.net/?p=104124

本文来自红色皇后的微信个人公众号“濑尿虾的松鼠窝”,未经许可不得进行商业转载

本文是宾州州立大学民俗学教授丹德尔(Peter Dendle)的论文,《现代与中世纪的隐匿动物学》的阅读笔记。

隐匿动物学(Cryptozoology),是指和隐匿动物(cryptid)相关的一种文化活动,隐匿动物,是指现代传说里的虚构动物,比如尼斯湖水怪、大脚野人。虽然科学通常能证明隐匿动物不存在,但很多人仍然相信,世界上有水怪、野人。对于相信科学的人而言,隐匿动物粉丝的行为,可能是很可笑的。但是丹德尔写文章分析隐匿动物学,并不是为了证明他们的可笑,而是为了搞清楚背后的民俗学原理。为什么人们会相信世界上有水怪、野人呢?

大脚怪的雕塑。图片来源:pixabay

大脚怪的雕塑。图片来源:pixabay

首先,要搞清楚一件事,“隐匿动物”并不是“未知的动物”。科学界经常发现新动物,有一些动物,比如大猩猩,原先人们认为它们只存在于传说故事里,后来也被科学证明是存在的。但“隐匿动物学”并不是科学,它是民间传说(forklore),它对发现真实的新动物不感兴趣。

“隐匿动物学”和真正的动物学的一个重要差别是,“隐匿动物学”几乎只对那些巨大、奇异、恐怖的动物感兴趣,而现实中那些微小的动物,比如螨虫、浮游动物,虽然有很多新物种有待人们去发现,却引不起隐匿动物粉丝的兴趣。隐匿动物粉丝想见到的,是那些令人惊异的怪兽。

“隐匿动物学”所追求的,不是真实的动物,而是幻想中的怪兽。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有对怪物、异兽的幻想。但是现代的“隐匿动物学”与古代的幻想又有不同。古代人对怪物的态度,是对未知事物的恐惧,对广大野蛮世界的焦虑,而现代的“隐匿生物学”,对怪物的态度是完全相反的。这是因为,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已经和古代完全不同。

中世纪书籍中的怪鱼插图。图片来源:commons.wikimedia

中世纪书籍中的怪鱼插图。图片来源:commons.wikimedia

二十世纪初,地球上基本所有的地区,都已经被人类探索过了。人们对什么地方拥有什么动物,什么动物是真实存在的,什么动物是虚构的,也有了充分的认识。也就是说,这个世界上已经很少有“未知”了。与“未知”的消失同时出现的,是对于动物保护意识的崛起。人们开始意识到,人类的活动对物种和自然,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人们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内疚,开始努力保护野生动物。
未知不再存在,保护意识崛起,“隐匿动物学”就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它的特征,也跟这样的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古老地图上的怪物。图片来源:vintage-maps-prints

古老地图上的怪物。图片来源:vintage-maps-prints

我们先看看“未知不再存在”,对于“隐匿动物学”,有什么样的影响。有很多隐匿动物的故事,都发生在已经高度开发的地区,比如欧洲大陆,或者北美。有人相信这样的地方还有人猿、恐龙之类的生物,从科学上说,是极其可笑的,但它反映了人对于这个“已知”世界的不满。隐匿动物的粉丝觉得,人们对这个世界太熟悉了,这样很无聊,所以要用幻想,重新赋予这个世界野性与神秘。

redqueen-cryptozoology-4

丹德尔说,许多关于隐匿动物的故事和所谓的“研究”里,都有一种古老的冒险主义的气氛。隐匿动物的粉丝,把他们想象成“第一代的博物学家”,也就是在很早以前,科学刚起步的时代研究动物的人。那个时代的人,跟着当地的向导,在未知的荒野里探险,发现新动物。在那个时代,世界是充满神秘和刺激的。人们相信隐匿动物,有一个原因是,他们希望能重返这个充满刺激和冒险的时代。

二十世纪初的书籍上,博物学家猎虎的图片。图片来源:commons.wikimedia

二十世纪初的书籍上,博物学家猎虎的图片。图片来源:commons.wikimedia

然后再看“保护意识崛起”。丹德尔说,人们相信隐匿动物的存在,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用幻想的动物,填补被人类杀光的动物的空缺。许多隐匿动物粉丝,都认为隐匿动物是已经灭绝的动物。比如大脚野人是古人类,亚马逊雨林里的mapinguari是地懒。如果这些生物并没有消失,我们对破坏自然的负罪心理,就能少一些了。

很有趣的是,虽然隐匿动物的粉丝心目中的怪物形象,经常是狰狞可怖的,但他们对隐匿动物的态度,不是恐惧、厌恶,而是尊重、保护。

斯卡梅尼亚郡(Skamania County)曾通过一个条例,如果谁打死了大脚怪,最高可处以1万美元的罚金和五年的监禁。不丹的野生动物保护区(Wildlife Sanctuary)有650平方千米的土地,是划给“Mirgu”(不丹对西藏雪人的称呼)的——当然,这些动物都是不存在的,而且这些保护措施的制定者,也未必相信其存在。比如不丹设立保护区的真正原因,是用雪人的传说,招徕游客来旅游。但这可以说明人们对隐匿动物的态度。

人们对隐匿生物的态度里,是不是包含着缅怀已失去之物的情绪呢?。图片来源:pixabay

人们对隐匿生物的态度里,是不是包含着缅怀已失去之物的情绪呢?。图片来源:pixabay

丹德尔在网上看过一个隐匿动物爱好者的发言,她说:她最大的恐惧就是,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太厉害,我们还来不及见到隐匿动物的美好,它们就会因人灭绝。隐匿动物如果灭绝,对我们而言,将是很大的损失。相信隐匿动物的存在,虽然荒唐无稽,但隐匿动物的粉丝这种担忧的心态,却跟我们对现实动物的担忧是共通的。隐匿动物学不是动物学,但它是一个时代的人之思想情感的反映。

参考资料

Dendle, Peter. 2006. "Cryptozoology in the Medieval and Modern Worlds". Folklore, Vol. 117, No. 2 (Aug., 2006), pp. 190-206.

redqueen-qr

]]>
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104124/feed 0
如何修复珊瑚?科学家派出了“播种机器人” 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104138 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104138#comments Fri, 08 Feb 2019 06:28:47 +0000 http://songshuhui.net/?p=104138

本文来自窗敲雨的微信个人公众号“酷炫科学”,未经许可不得进行商业转载

每年的晚春时节,大堡礁都会迎来一场宁静的盛景。

在月相、海水温度等因素的调节下,很多珊瑚几乎同步地释放它们的配子(精子与卵子),构成了宁静而壮观的“海之雪”。这些含有生殖细胞的“雪花”漂浮到海面上,结合受精,发育形成珊瑚虫的幼体,几天到数周之后,这些漂浮的幼体会在海床上安家,逐渐成长形成新的珊瑚群。

vrain-seeding-coral-1

(图片来源:theconversation.com)

与此同时,科学家们也行动了起来。壮观的产卵期正是收集样本进行珊瑚研究的好时机,而这一次,研究者们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测试一台水下“播种机器人”。这台名叫“LarvalBot”的机器人携带着珊瑚虫幼虫潜入水下,寻找那些最需要修复的珊瑚礁部位,并轻柔地把幼虫们散播到那里。

随着气候变化加剧,很多物种都面临着生存危机,而在这其中珊瑚大概属于处境最糟的那一群。珊瑚礁对海水温度非常敏感,过高的温度在近几年频繁导致大规模珊瑚白化,造成的破坏已经远超过了生态系统恢复的速度。

为了保护珊瑚,仅仅采取控制气候的手段还不够,我们还需要更快、更直接的手段。于是,科学家们就研究起了为珊瑚进行“辅助生殖”的方法。他们首先大量收集珊瑚卵,把它们放进细网围起的浮动围栏中饲养。等珊瑚虫幼虫长到5-7天大,再用机器人进行协助“播种”。这样应该能让最需要修复的位置接触到更高密度的珊瑚虫幼虫,因此幼虫们就能有更大几率在此定居,长成新的珊瑚群落。而且,这些幼虫都是几次白化事件中幸存的珊瑚的后代,因此它们应该也相对更加耐热。

LarvalBot机器人的前身名叫RangerBot,这个机器人也被研究者们叫做“珊瑚瑞士军刀” (Swiss army knife for the Reef)。它确实像瑞士军刀一样多功能,不仅能监测水质、珊瑚白化的情况,而且还负责猎杀那些破坏珊瑚礁的棘冠海星(Acanthaster planci)。当然,海星猎人现在也改行做起了送子观音,一切都是为了维护珊瑚礁的健康。

vrain-seeding-coral-2

(昆士兰科技大学的马修·邓巴丁(Matthew Dunbabin)教授与RangerBot机器人。图片来源:Great Barrier Reef Foundation)

在2018年底,研究者们已经完成了第一轮珊瑚“播种”测试,接下来的几个月中,他们都会密切监测这些珊瑚虫的动向。2019年,研究团队还会继续改进技术,为更大规模的“播种”做好准备。

这台“播种机”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希望它能为珊瑚礁赢取足够多适应环境的时间。

参考资料

https://www.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18-12/quot-rmw121218.php

https://www.qut.edu.au/news?id=137688

kxkx-qr

]]>
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104138/feed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