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阿曼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阿曼蘇丹國
سلطنةعُمان(阿拉伯語)
通稱:阿曼
Flag of Oman.svg National emblem of Oman.svg
国旗 国徽

國歌:《苏丹之歌

Oman (better) (orthographic projection).svg
自然地理(實際管轄區)

面積

  • 國土面積:309,500平方公里(世界第82名
  • 水域率:2.8%

首都 马斯喀特
時區 UTC+4
人民生活
人口

官方語言 阿拉伯語
官方文字 阿拉伯語

政治文化
國家結構形式 单一制
國家政權 阿曼委员会
政治體制 君主专制

國家領袖


經濟實力

國內生產總值購買力平價 以下資訊是以2016年估計

  • 總計:1,762.11億美元[1](第65名)
  • 人均:44,530美元[1](第22名)

國內生產總值(國際匯率) 以下資訊是以2016年估計

  • 總計:516.79億美元[1](第73名)
  • 人均:13,059美元[1](第47名)

人類發展指數 以下資訊是以2014年估計

  • 0.783[2](第56名)-

貨幣單位 阿曼里亚尔
其他資料
國家代碼 OMN
國際域名縮寫 .om
國際電話區號 +968
阿哈瑪城
漁產業
沙漠區
那卡哈堡
伊布拉城的市場
天然氣區

阿曼苏丹国阿拉伯语سلطنة عُمان英語Sultanate of Oman,简称阿曼。阿曼地区在上古时代称作“马干”[3],中国古代称其为“祖法儿”[4],是位於西南亚洲,阿拉伯半岛东南沿海的一个国家,西北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接壤,西面毗邻沙地阿拉伯,西南靠近也门。阿曼的海岸南方和东方临阿拉伯海,东北方则抵阿曼湾

历史[编辑]

阿曼是阿拉伯半岛最古老的国家之一,公元前2000年已经广泛进行海上和陆路贸易活动,并成为阿拉伯半岛的造船中心。公元7世纪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1507年葡萄牙入侵。1649年当地人推翻葡萄牙人统治,建立亚里巴王朝。1742年波斯人侵入。

18世纪中叶,阿拉伯人赶走波斯人,建立了赛义德王朝,使其成为印度洋上最强的国家之一。1806年,赛义德·伊本·苏尔坦即位苏丹,在英国支持下先是打败了瓦哈比派穆斯林的入侵,后建立强大舰队,击败印度洋传统强国葡萄牙,夺取了葡属莫桑比克以北的所有据点。作为地区商业帝国,阿曼控制了桑给巴尔岛和斯瓦希里海岸。1834年,赛义德·伊本·苏尔坦迁都桑给巴尔,称桑给巴尔苏丹国。阿曼一跃成为印度洋的霸主,在非洲的大湖地区殖民地奴隶贸易中获利丰厚。英国宣布奴隶贸易非法之后,阿曼的命运开始逆转。阿曼经济开始崩塌,许多家庭移居桑给巴尔。山区部落起义,成立了阿曼伊斯兰教长国。在19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马斯喀特的人口从55000人降至8000人。1856年,赛义德·伊本·苏尔坦去世,其两个儿子分别掌管马斯喀特和桑给巴尔,1861年,两地正式分裂,阿曼衰落。1868年,阿曼教长国攻占马斯喀特。1870年,马斯喀特苏丹在英国援助下方才夺回首都复国,自此沦入英国控制。1891年,英国和马斯喀特苏丹签订条约,苏丹承认英国的保护权。

20世纪初,阿曼教长国向马斯喀特进攻。1920年英国在马斯喀特同阿曼教长国签订了“西卜条约”,承认教长国独立,阿曼就分为马斯喀特苏丹国阿曼伊斯兰教长国两部分。1932年泰穆尔即位苏丹。1949年,因阿曼教长国境内发现石油,英国和马斯喀特苏丹同阿曼教长国再度陷入紧张。英国人为了在阿曼内地开采石油。也支持苏丹赛义德,并在1954年末指挥阿曼军队攻入内地,占领了伊卜利和鲁斯塔克,1955年12月15日攻占“教长国”的首都尼兹瓦。1957年7月加利布教长领导的反英起义失败。1962年,英国和法国发表声明,承认阿曼是独立国家。1965年南部佐法尔省组织了“佐法尔人民阵线”,发动武装起义。1967年苏丹泰穆尔统一全境,马斯喀特苏丹国改名马斯喀特和阿曼苏丹国。“阿曼伊斯兰教长国”支持者组成“阿曼解放军”,以及“阿曼和波斯湾人民民主解放阵线。1970年7月23日泰穆尔苏丹被宫廷政变推翻,其独生子29岁的合法继承人卡布斯接管政权,同年8月9日宣布国名为阿曼苏丹国。从此,阿曼发生巨大变化。1973年英军撤出阿曼。

1996年,在国内各势力的要求下,卡布斯·伊本·赛义德颁布相当于宪法的《国家基本法》,宣布阿曼成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政治[编辑]

阿曼为君主制国家,无宪法议会,禁止政党活动。由苏丹(即君主卡布斯·本·赛义德颁布法律、法令和批准缔结国际条约或协定。国家管理机构由内阁、内阁秘书处、各专门委员会、首都省政府及国家协商委员会构成,以苏丹为首。内阁为苏丹授权的国家最高执行机构,其成员由苏丹任命并集体对苏丹负责,卡布斯苏丹兼任内阁首相和国防、外交、财政大臣。国家协商委员会根据卡布斯谕令于1981年10月成立,为咨询机构,无立法权。委员55人,由卡布斯任命,包括主席1人,政府各部门代表18人,私营企业代表11人,各地区代表25人。每届2年。其任务是对现行经济政策和社会法令、政府方针政策、私营企业问题及卡布斯交办的事务等提出咨询性意见和建议。1990年1月第五届协商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选出经济、法律、公共服务、文化教育和社会与卫生5个委员会。1991年改组的政府由苏丹卡布斯兼任首相。

君主世系表[编辑]

  • 賽義德·蘇爾丹(سعيد بن سلطان‎,Said bin Sultan,1804年11月20日-1856年6月4日)
  • 蘇威尼·賽義德(سيّد ثويني بن سعيد السعيد‎,Thuwaini bin Said,1856年10月19日-1866年2月11日)
  • 薩林·蘇威尼(سالم بن ثويني آل-سعيد‎,Salim bin Thuwaini,1866年2月11日-1868年10月)
  • 伊瑪目阿贊·卡伊斯(الإمام عزان بن قيس‎,Azzan bin Qais,1868年10月-1871年1月30日)
  • 土耳其·賽義德(تركي بن سعيد‎,Turki bin Said,1871年1月30日-1888年6月4日)
  • 費薩爾·土耳其(السيد فيصل بن تركي‎,Faisal bin Turki,1888年6月4日-1913年10月15日)
  • 泰蒙爾·費薩爾(تيمور بن فيصل بن تركي‎,Taimur bin Faisal,1913年10月15日-1932年2月10日)
  • 賽義德·泰蒙爾(سعيد بن تيمور‎,Said bin Taimur,1932年2月10日-1970年7月23日)
  • 卡布斯·賽義德(قابوس بن سعيد آل سعيد‎,Qaboos Bin Said,1970年7月23日-)

王位继承[编辑]

由于现任苏丹卡布斯没有子女,阿曼《国家基本法》对王位继承权也作出规定。根据《国家基本法》第5条规定,阿曼苏丹国施行君主制世袭整体,王位由卡布斯曾祖父赛义德·本·苏尔坦家族的男性后代继承。王位继承人应是伊斯兰教的忠实信徒,高瞻远瞩,是阿曼穆斯林父母的合法儿子。条款还规定,王室委员会应在王位空缺3日内为卡布斯选出继承人;只有当王室委员会成员不能达成共识时,国防委员会才有权打开卡布斯致王室委员会的遗嘱,上面写有王位继承人的名字。

人口与民族[编辑]

人口[编辑]

人口数量为233万1391人(根据2003年阿曼人口普查),增长率为2%。其中阿曼公民为177万9318人(76.3%),外籍人口55万2073人(23.7%)。外籍人口占人口总数比例从1993年的26%降为10年后的23.7%。阿曼男性公民与女性公民的比例为100:102,女性公民仅比男性公民多1.7万人。巴提奈区人口65万,占全国人口的28%,是人口第一大区。马斯喀特省位居第二,人口63万,占全国人口总数的27%。

民族[编辑]

阿曼居民绝大部分是阿拉伯人,属于闪米特人,是高加索人种地中海人種的一支。

婚姻[编辑]

阿曼人的婚姻多由父母包办或受人委托办理,但须征得女方的同意。男青年多半娶自己的堂妹为第一个妻子。阿曼人这样说「谁要娶陌生女子为妻就好比喝了一壶不知为何物的饮料一样;而娶堂妹为妻,就如喝了看得见并知为何种饮料那样痛快。」由于近亲结婚产生了很多先天畸形的后代,于是阿曼人逐渐扩大了择偶的范围。

语言[编辑]

阿曼苏丹国的官方语言是阿拉伯语,通用英语。阿拉伯语属于闪语系,由28个字母组成。阿曼各部落的方言各不相同,有些部落的方言受伊拉克土语影响,有些受波斯语和印地语影響。来自桑给巴尔的阿曼侨民通用斯瓦希里语。北部沿海地区的商人、水手和大量来自南亚次大陆的外籍人也讲乌尔都语。

宗教[编辑]

阿曼是最早接受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教育的国家之一。全国绝大多数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其中3/4信徒属于艾巴德派,1/4信徒属于逊尼派。根据艾巴德派的教义,伊玛目不是世袭的,而由各部落的谢赫选举产生,伊玛目不仅是宗教领袖,也是世俗政权的首脑。伊斯兰教艾巴德派的教义千余年来一直在阿曼占据主导地位,实际上是阿曼苏丹国的国教。目前,宗教事务由政府宗教基金部与伊斯兰事务部掌管。

地理[编辑]

自然地理[编辑]

阿曼位于阿拉伯半岛的东南角,北、东、南三面环海,濒临阿曼灣阿拉伯海,海岸线长1600公里,领土面积为30.95万平方公里,是阿拉伯半岛上的第三大国家。西北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接界,西部与沙特阿拉伯为邻,西南与也門相连,北部有一部分領土被阿拉伯聯合酋长国分開,隔霍爾木茲海峽伊朗相望。地扼波斯灣通往印度洋热带沙漠气候。北回归线横穿全国,5~10月为热季,气温高达40℃以上;11~4月为凉季,气温约为10℃。年均降水量130毫米。全国划分为12个地区。

行政区划[编辑]

2011年10月28日阿曼政府对行政区划重新调整,以下为调整后的行政区划[5]

  1. 內地省奈兹瓦
  2. 扎希拉省伊卜里
  3. 北巴提奈省
  4. 南巴提奈省
  5. 布赖米省布赖米
  6. 中部省海马
  7. 東北省
  8. 東南省
  9. 佐法尔省塞拉莱
  10. 穆桑代姆省海塞卜
  11. 马斯喀特省马斯喀特

自然资源[编辑]

石油和天然气[编辑]

阿曼在海湾地区是一个石油资源不算很丰富的国家,2008年1月已探明石油储量为55亿桶,且阿曼地质构造复杂,油层埋藏深,开发成本相对较高。阿曼天然气资源储量大,发展前景好。2003年阿曼已探明天然气储量為24.2万亿立方英尺(约合6857亿立方米),预计储量为33.8万亿立方英尺(包括伴生气和非伴生气)。

铜矿和铬铁矿[编辑]

阿曼的铜矿藏量约为2500万吨,分青铜和黄铜两种,矿石含铜绿2.1%,铬铁矿总储藏量约为200万吨,鉻铁矿产品全部出口。

阿曼铬铁矿产量 单位:万吨
年份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产量 1.8 3 2.6 1.51 3.01 2.74 2.43 1.38 3.4

石棉[编辑]

阿曼石棉储量约为1000万吨,主要分布在北部的萨哈姆和苏哈尔附近地区,阿曼石棉质量上乘。

金矿[编辑]

阿曼有金、铜混合矿石矿藏,金矿储量约为1182万吨,每吨矿石可出产黄金5克。2006年阿曼的黄金储备约为40万美元。

经济[编辑]

阿曼属于传统的农业社会,阿曼居民約40%从事农鱼牧业,多数人民自给自足。主要产物为為大麦椰枣乳香柠檬棉花。但阿曼的耕地只占国土面积的1%左右,因此需要大量进口农产品。阿曼渔业属于传统产业,资源丰富,除满足国内需求外,还可供出口,构成了阿曼非石油产品出口收入一个主要来源。

阿曼在20世纪60年代已经开始开采石油,现已探明石油储量近7.2亿吨,位于世界石油储量的第25位;天然气储量33.4万亿立方英尺。油气收入占国家财政收入的75%,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1%。另外阿曼还有煤储量约3600万吨,金矿储量约1182万吨,铜储量约2000万吨,铬100万吨。虽然阿曼通过出口资源,成为了一個較富裕的阿拉伯國家,人均GDP也达到了2萬美元,但由于油气储量有限,阿曼能否在未来保持经济的活力,尚属未知。

阿曼货币为里亚尔,参考汇率为1里亚尔=20.7919人民币。币值有2、5、10、25、50、100、250、500派沙,1里亚尔=1000派沙。

交通[编辑]

阿曼的交通路網圖

截至2014年,阿曼的公路總長為60,230公里,其中29,685公里有鋪設柏油路面,剩下的為一般的道路[6]。在阿曼的高速公路,一種是沿著巴提奈区的海岸而建;另一種大致是沿著马斯喀特的郊區而建,全長將達256公里,其中在穿越马斯喀特的高速公路,此一路段又被稱為「蘇丹卡布斯大道」,擁有比較密集的交流道設置[7]

截至2015年,阿曼境內並無任何鐵路,不過有許多的鐵路計畫正在進行著,目前僅有400公尺長的小火車進入阿爾戶塔洞做為觀光之用,全程大約只需四分鐘。

海運方面,阿曼在波斯灣的海岸線則擁有4座港口;在阿拉伯灣這側,則有3座港口。

空運方面,截至2013年,阿曼共有13座鋪設跑道的機場與119座未鋪設跑道的機場,綜計132座飛機機場,另有3座直昇機專用機場路,其中最大的機場為馬斯喀特國際機場[6]

轶事[编辑]

阿曼前苏丹泰蒙尔·费萨尔退位后曾与一日本女性结婚,并育有一女。

参考文献[编辑]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