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國集團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G20」重定向至此。關於与此名称相似的其他条目,詳見「G20 (消歧义)」。
深藍色為二十國集團,
淺藍色為歐盟成員國中的非二十國集團,粉色为受邀国家。 |
|
簡稱 | G-20、G20、二十國集團 |
---|---|
成立時間 | 1999年 2008年(峰會) |
目標 | 促進已工業化和新興工業國家之間就有關全球經濟穩定性的關鍵議題進行開放及有建設性的討論[註 1][1] |
會員
|
|
員工
|
無[1] |
網站 | www |
二十国集团(英语:Group of Twenty,缩写:G20)是一個國際經濟合作論壇,於1999年12月16日在德國柏林成立,屬於布雷頓森林體系框架內非正式對話的一種機制,由七國集團(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日本、加拿大),金磚五國(中国、印度、巴西、俄羅斯、南非),七個重要經濟體(澳大利亚、墨西哥、韓國、土耳其、印尼、沙特阿拉伯、阿根廷),以及歐盟組成。按照慣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與世界銀行列席該組織的會議。二十國集團的GDP總量約佔全球GDP的85%,貿易佔全球貿易總額的80%以上,人口約佔全球人口的2/3。
二十國集團建立最初由八大工業國組織的財政部長於1999年9月在美國華盛頓提出的,目的是防止類似亞洲金融風暴的重演,讓有關國家就國際經濟、貨幣政策舉行非正式對話,以利於國際金融和貨幣體系的穩定。二十國集團從2008年起召開領導人峰會。隨著二十國集團的架構日漸成熟,並且為了反映新興工業國家的重要性,二十國集團成員國的領導人於2009年宣佈該組織將取代八國集團成為全球經濟合作的主要論壇。[2]
領導人峰會[编辑]
因應2007年到2010年的經濟危機,20國集團從2008年起召開領導人峰會以商討對策,並從2009年起每年舉行兩次峰會。峰會的另一個目的是糾正過往有關環球經濟的會議和管理中沒有包含新興工業國家的局面。
屆次 | 日期 | 主辦國 | 主辦城市 | 主办场地 | 主辦國领导人 |
---|---|---|---|---|---|
第1次峰會 | 2008年11月8日至9日[3] | 美國 | 华盛顿 | 國立建築博物館 | 喬治·沃克·布什 |
第2次峰會 | 2009年4月2日[3] | 英國 | 伦敦 | 倫敦展覽中心 | 戈登·布朗 |
第3次峰會 | 2009年9月24日至25日[3] | 美國 | 匹茲堡 | 貝拉克·奧巴馬 | |
第4次峰會 | 2010年6月26日至27日[4] | 加拿大 | 多倫多 | 斯蒂芬·哈珀 | |
第5次峰會 | 2010年11月11日至12日[5] | 韩国 | 首尔 | 國際會議暨展示中心 | 李明博 |
第6次峰會 | 2011年11月3日至4日 | 法国 | 戛纳 | 節慶宮 | 尼古拉·薩科齊 |
第7次峰會 | 2012年6月18日至19日 | 墨西哥 | 洛斯卡波斯 | 費利佩·卡爾德龍 | |
第8次峰會 | 2013年9月5日至6日 | 俄羅斯 | 圣彼得堡 | 弗拉基米爾·普京 | |
第9次峰會 | 2014年11月15日至16日 | 澳大利亚 | 布里斯班 | 布里斯本會展中心 | 東尼·艾伯特 |
第10次峰會 | 2015年11月15日至16日 | 土耳其 | 安塔利亞 | 雷杰普·塔伊普·埃尔多安 | |
第11次峰會 | 2016年9月4日至5日 | 中国 | 杭州 | 杭州国际博览中心 | 習近平 |
第12次峰會 | 2017年7月7日至8日 | 德國 | 汉堡 | 安格拉·默克尔 | |
第13次峰會 | 2018年 | 阿根廷 |
財長及央行行長會議[编辑]
20國集團自成立至今,其主要活動爲「財政部長及中央銀行行長會議」。[6]
年份 | 主辦國 | 日期 | 主辦城市 |
---|---|---|---|
1999年 | 德國 | 12月15日至16日 | 柏林 |
2000年 | 加拿大 | 10月24日至25日 | 蒙特利爾 |
2001年 | 加拿大 | 11月16日至18日 | 渥太華 |
2002年 | 印度 | 11月22日至23日 | 新德里 |
2003年 | 墨西哥 | 10月26日至27日 | 莫雷利亞 |
2004年 | 德國 | 11月20日至21日 | 柏林 |
2005年 | 中国 | 10月15日至16日 | 北京 |
2006年 | 澳大利亚 | 11月18日至19日 | 墨尔本 |
2007年 | 南非 | 11月17日至18日 | 開普敦 |
2008年 | 巴西 | 11月8日至9日 | 聖保羅 |
2009年 | 英國 | 3月14日至15日 | 霍舍姆 |
9月4日至5日 | 倫敦 | ||
11月6日至7日 | 聖安德魯斯 | ||
2010年 | 韩国 | 2月27日至28日 | 仁川 |
6月4日至5日 | 釜山 | ||
10月22日至23日 | 慶州 |
成员国[编辑]
领导人 (部份國家元首是兼任政府首腦)[编辑]
成员国经济数据[编辑]
成员国 | 贸易额 百万美元 (2014) |
名义GDP 百万美元 (2014)[8] |
GDP(PPP) 百万美元 (2014)[8] |
人均名义GDP 美元 (2014)[8] |
人均GDP(PPP) 美元 (2014)[8] |
HDI (2015) |
人口 (2014) |
P5 | G4 | G7 | BRICS | MIKTA | DAC | OECD | C'wth | 经济体分类 (IMF)[9] |
---|---|---|---|---|---|---|---|---|---|---|---|---|---|---|---|---|
阿根廷 | 142,370 | 543,061 | 951,001 | 12,735 | 22,302 | 0.836 | 42,961,000 | 新兴经济体 | ||||||||
澳大利亚 | 496,700 | 1,442,722 | 1,099,771 | 61,066 | 46,550 | 0.935 | 23,599,000 | 发达经济体 | ||||||||
巴西 | 484,600 | 2,346,583 | 3,275,799 | 11,573 | 16,155 | 0.755 | 202,768,000 | 新兴经济体 | ||||||||
加拿大 | 947,200 | 1,785,387 | 1,595,975 | 50,304 | 44,967 | 0.913 | 35,467,000 | 发达经济体 | ||||||||
中国 | 4,201,000 | 10,356,508 | 18,088,054 | 7,572 | 13,224 | 0.727 | 1,367,520,000 | 新兴经济体 | ||||||||
法国 | 1,212,300 | 2,833,687 | 2,591,170 | 44,332 | 40,538 | 0.888 | 63,951,000 | 发达经济体 | ||||||||
德國 | 2,866,600 | 3,874,437 | 3,748,094 | 47,774 | 46,216 | 0.916 | 80,940,000 | 发达经济体 | ||||||||
印度 | 850,600 | 2,051,228 | 7,411,093 | 1,608 | 5,808 | 0.609 | 1,259,695,000 | 新兴经济体 | ||||||||
印尼 | 346,100 | 888,648 | 2,685,893 | 3,524 | 10,651 | 0.684 | 251,490,000 | 新兴经济体 | ||||||||
義大利 | 948,600 | 2,147,744 | 2,135,359 | 35,335 | 35,131 | 0.873 | 59,960,000 | 发达经济体 | ||||||||
日本 | 1,522,400 | 4,602,367 | 4,767,157 | 36,222 | 37,519 | 0.891 | 127,061,000 | 发达经济体 | ||||||||
韩国 | 1,170,900 | 1,410,383 | 1,783,950 | 27,970 | 35,379 | 0.898 | 50,437,000 | 发达经济体 | ||||||||
墨西哥 | 813,500 | 1,291,062 | 2,148,884 | 10,784 | 17,950 | 0.756 | 119,581,789 | 新兴经济体 | ||||||||
俄羅斯 | 844,200 | 1,860,598 | 3,576,841 | 12,718 | 24,449 | 0.798 | 146,300,000 | 新兴经济体 | ||||||||
沙烏地阿拉伯 | 521,600 | 746,248 | 1,609,628 | 24,252 | 52,311 | 0.837 | 30,624,000 | 发展中经济体 | ||||||||
南非 | 200,100 | 350,082 | 707,097 | 6,483 | 13,094 | 0.666 | 53,699,000 | 新兴经济体 | ||||||||
土耳其 | 417,000 | 798,332 | 1,514,859 | 10,381 | 19,698 | 0.761 | 77,324,000 | 新兴经济体 | ||||||||
英國 | 1,189,400 | 2,950,039 | 2,569,218 | 45,729 | 39,826 | 0.907 | 64,511,000 | 发达经济体 | ||||||||
美國 | 3,944,000 | 17,348,075 | 17,348,075 | 54,370 | 54,370 | 0.915 | 318,523,000 | 发达经济体 | ||||||||
歐盟 | 4,485,000 | 18,527,116 | 18,640,411 | 36,645 | 36,869 | 0.876 | 505,570,700 | 不適用 | 不適用 | 不適用 | 不適用 | 不適用 | 不適用 | 不適用 | 不適用 | 不適用 |
注释[编辑]
- ^ 原文為:The G-20 is the premier forum for our inter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at promotes open and constructive discussion between industrial and emerging-market countries on key issues related to global economic stability.
参考文献[编辑]
- ^ 1.0 1.1 What is the G-20 from the official G-20 website
- ^ G20 to replace G8 as main economic forum,澳洲廣播公司,2009年9月25日。於2010年6月5日查閱。
- ^ 3.0 3.1 3.2 G20 Summits
- ^ G-20 Toronto Summit
- ^ G-20 Seoul Summit to be held on November 11-12, 2010,G20新聞稿,2010年2月5日。於2010年6月5日查閱。
- ^ G20 Meetings of Finance Ministers and Central Bank Governors and Deputies
- ^ "Van Rompuy and Barroso to both represent EU at G20". EUobserver.com. 19 March 2010. Retrieved 21 October 2012. "The permanent president of the EU Council, former Belgian premier Herman Van Rompuy, also represents the bloc abroad in foreign policy and security matters...in other areas, such as climate change, President Barroso will speak on behalf of the 27-member club."
- ^ 8.0 8.1 8.2 8.3 Gross domestic product. IMF World Economic Outlook. October 2015 [14 October 2015].
- ^ World Economic Outlook data. IMF. 2015 [14 October 2015].
外部链接[编辑]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二十國集團 |
參見[编辑]
|
|